“小張說事”說出鄉村振興好故事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通訊員 黃瑩) “家人們看過來!這是楊疃鎮邱廟村王大娘家散養的土雞,只喂糧食,肉質絕對緊實鮮美……今早七點,福利價開搶!”近日,在直播鏡頭前,邱廟村黨總支書記張慧琳正熟練地展示著手中的農產品,直播間熱度持續攀升。這個被村民親切稱為“小張書記”的年輕人,依托村里打造的“小張說事”平臺,不僅讓黨的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更化身“賣貨達人”,為邱廟村的綠色農產品打通了直達消費者的新通道。
精準講政策。聚焦群眾政策困惑需求,楊疃鎮邱廟村立足本土特點,探索出“小張說事”這一走村串戶式政策宣傳方式,從群眾關心關切的一件件“小事”入手,與群眾“心貼心”溝通,為群眾帶去方便。自“小張說事”啟動以來,這支“理論政策宣講服務隊”圍繞養老、醫療、糧補、土地二輪延包、防電詐等政策,先后開展集中宣講60余場,受眾2000余人次。
實干解難題。聚焦群眾生產生活需求,創新推出“小張說事”面對面解難題活動,定期聚集群眾,傾聽訴求。針對鄰里糾紛、家庭矛盾及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存在的問題,村“兩委”和志愿者現場詳細記錄,及時開會分析,最終通過整合資源、多方協調破解難題。開辦至今,已累計解決各類問題120余件。
賦能助增收。聚焦群眾增收致富需求,線上積極入駐抖音平臺,通過“小張的村干部日記”村級直播間,將村民的農產品直送全國消費者餐桌。在日常走村串戶、“拉家常”式的交流中,張慧琳敏銳地捕捉到鄉親們的訴求,這成為了探索直播帶貨最原始的驅動力。自助農直播以來,已舉辦直播150余場,成功帶動50余戶群眾實現增收。
“小張說事”平臺不僅是政策宣講的“傳聲筒”,解決問題的“服務站”,更是助農增收的“致富橋”。“‘小張說事’的靈魂是‘事’。群眾關心什么,平臺就聚焦什么;村民需要什么,我們就努力做什么。要幫助農民實現產品賣得好、能長效,讓鄉村在產業振興的路上走得穩、走得遠。”張慧琳表示。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全國最大“煤電+熔鹽”儲能項目投運 09-01
-
3謝雙磊:一磚一瓦“鑲”出匠心路 08-30
-
4宿州市新增兩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 08-30
-
5上半年全市縣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9.2億元 08-28
-
6筑文化新地標 賦城市新動能 0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