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99,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eeuss鲁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新聞熱線:3900087   廣告熱線:3900838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歡迎訪問拂曉新聞網

老木匠

2025-05-23 17:36 來源:拂曉新聞網--拂曉報 作者:

結實的身板,火紅的臉膛,矯健的步履,豪爽的性格,寬厚的為人,勤勞的雙手,這就是俺村的“老木匠”。老木匠和我的爺爺是堂兄弟。因此,我們同屬一個家門,我自幼就經常到他家玩耍,對他有著深厚的感情和深層次的了解。

老木匠是他的綽號,因為他有著一手精湛的木工技藝,所以鄉親們就以他的職業冠名,習慣下來,村里的大人孩子都這么喊他,晚輩為了表示對他的尊重,便叫他“老木匠爺爺”。如有親戚朋友造訪,到村里打聽他的住處,說他的本名有人會陌生地搖搖頭,要是說出“老木匠”這個名兒,人們立馬指著他的房子說:“就在那!”他的家是一個典型的皖北農村小院,三間堂屋、三間前屋,兩邊筑有圍墻。一面靠墻擺放木料,上面用塑料布遮陽擋雨,保持木質完好;一面擺放著幾口粗肚子大缸,都是天長日久,開裂滲水,不能容裝蓄水的舊缸,但老木匠沒有移除拋棄,而是填充泥土,種菜種花,增添小院的生機。

老木匠的木工活兒“滿把抓”,樣樣精通,木制農耕器具幾乎都可以造出來,大到四輪大車,小到一根搟面杖,無所不能。據說他十來歲時就跟著父輩學活。心有靈犀一點通,隨著年齡的增長,木工手藝大有長進,到力氣來全的時候,可獨立完成許多農用器具的制作工藝。那個年代,木制農耕器具是主要的勞動生產工具,需求量大,而且需要手工操作。因此,老木匠的閑暇時間是不多的。我們住在前后位置,相距不遠,每天公雞打鳴的時候,我在被窩里就能看到他家燈火通明,聽到他家斧敲鋸拉的聲音。為了趕活兒,老木匠不僅“白加黑”處于工作狀態,而且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就拿木料分解來說吧,經常需要長時間的打磨,一個原生樹木,要根據農耕器具的需要,用大鋸一層層分開,這個時候,老木匠就會尋找一個年富力強的搭檔,把木材固定下來,兩個人各持大鋸一端,開始你來我往的“拉鋸戰”。這活兒太重,就是冰天雪地的冬天,也要甩去棉襖,才能應對這高強度的工作,完成對木材的初始加工。

一件農耕器具需要若干塊木材拼接而成,從原料到成品,老木匠心細如發,精準完成,他不僅一遍又一遍地把木材表面打磨光滑,更重要的是把連接部位固定鎖牢,確保不出現松動,以免影響使用壽命。他給我家制作的一塊案板已經使用了幾十年,雖然已經變成了“老古董”,早已褪去了表面的光鮮,但至今完好無損,上面擺放百十斤米面依然堅挺。

在那個年代,我們這個村莊的農耕器具大多出自老木匠之手,木車、木犁、木耩……鄉親們把這些器具稱之為“老木匠牌”產品。聽到這樣的稱呼,老木匠頗有成就感,常常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可不是嗎,他打造的兩輛四輪大車成了俺村主要勞動生產工具,拉莊稼,運肥料,交公糧,趕大集,縱橫馳騁,所向披靡。那一天,我第一次坐在大車上跟大人們一塊趕遠集,一路上環顧田園風景,仰視藍天白云,聆聽老木匠用略帶沙啞的煙嗓哼唱情歌,傾訴衷腸。原來,鐵血老木匠也有千般柔情。

老木匠的跟蹤服務也讓鄉親們心悅誠服,誰家的木制器具要是不小心損壞了,找到他維修,他二話不說,就會拆卸損毀部位,安裝新部件,恢復使用功能。我十五六歲的時候,就長成了大個兒,身材魁梧,有一股子虎勁,在麥場上翻叉小麥,好幾次都把叉把挑斷,父親找到老木匠,請他安裝一把結實的叉把。老木匠在木料堆里找出一根桑樹把兒安在叉庫上,又加固了一根釘子,臨走不忘跟我叮嚀道:“你小子不要使蠻力,干活悠著點兒。”這叉把堅實耐用,挑起一團麥草也不打軟,與我的力量相匹配,我單手舉起叉把,作出勝利狀:“這才是我想要的好家伙!”是的,老木匠給了我放飛青春和力量的底氣。

打造農具、喝酒、交友是老木匠生活的主題。當一件農具大功告成,完美收官后,老木匠就會大口喝酒、大塊吃肉來犒勞自己。他喜歡喝得微醉,然后靠在門旁的棗樹下歇息。秋天來了,滿樹的棗子青紅相間,在風中擺動,偶爾落下來敲在老木匠的身上,他就會把棗子塞進嘴里咀嚼秋天的甜蜜,咀嚼生活的味道。我時常會跑到他的身邊套近乎,老木匠看穿我的小心思,大手一揮說:“想吃棗子,自己上樹摘吧!”棗樹不高,我一縱身,幾下子就能攀爬到樹上,搖落一大片棗子,同行的小伙伴忙不迭地把棗子撿起來,我們一同分享。

老木匠加工農具,經常與人們打交道,結多識廣,加上他又住在馬路邊上,朋友越來越多。那年夏天,一位走南闖北、隨遇而安的磨刀老人來到俺村。此時已是日薄西山,夜幕降臨,他正要找個地方歇息,恰好遇到了老木匠。兩人交談甚歡,一見如故,老木匠挽留他吃飯。席間,磨刀老人透露自己也是木匠出身,只是年老力弱,才云游四方,消遣晚年生活。兩人切磋木工技藝,磨刀老人把自己的技術和盤托出,句句如珠,讓老木匠大開眼界,掌握了更多農具加工的技巧,克服了在少數高難農具制作上的技術瓶頸。這是善良給老木匠帶來的回報。

老木匠深諳優質木材在農具制作中的核心作用,在選購木材的同時,他尤其注重在房前屋后和溝塘路邊種植優質鄉土樹種,有桑樹、榆樹、槐樹、柳樹等,積蓄木材資源。盡管有些樹種生長周期長,需要一個漫長的成材過程,但它們都是上等的好料,因而有很高的種植價值。老木匠經常用雙手或雙臂丈量樹木的尺度,估摸著使用價值。有的樹木真的長大了,他就不舍得伐掉了,反倒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他家靠近池塘邊上的一棵大柳樹枝繁葉茂,兩個人合圍才能抱過來,被村民們稱之為“柳樹王”。老木匠晚年的時候,經常在大柳樹下乘涼,想心思,回憶滄桑歲月,享受歲月靜好,處于“人生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精神狀態。

如今,老木匠已經作古,可當年他栽下的老柳樹依然挺立在池塘邊上,投影清清水波,它與老木匠緊緊連在一起,是一道有故事的風景。

如今,木制農具基本退出了農耕生產的舞臺,但在俺村許多人的家里仍留有老木匠制作的犁耙等農具,這是他生命的印記,是他留給鄉親們的一筆精神財富。

□王緒謙

版權所有: 拂曉新聞網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武县| 安福县| 东源县| 黔西县| 长沙市| 靖西县| 台南市| 蒲江县| 个旧市| 孟津县| 那坡县| 滨州市| 兴业县| 祁门县| 郓城县| 宁武县| 鄂温| 托里县| 林芝县| 定远县| 台江县| 永城市| 延边| 大庆市| 高邮市| 巩留县| 台东县| 绥棱县| 昔阳县| 惠来县| 黄山市| 潢川县| 西乌珠穆沁旗| 胶州市| 宜春市| 特克斯县| 天台县| 云浮市| 大洼县| 石嘴山市| 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