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思路,創新方法走新路
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深刻分析當前形勢,系統科學部署了下一階段重點任務。全省廣大干部群眾深入學習全會精神,努力將全會作出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大家一致表示,要進一步提振“干字當頭、創先爭優”的精氣神,持續解放思想,敢于先行先試,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勁頭奮力往前趕。
造就更多新質生產力的“金娃娃”
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提出,要以融合的理念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通過相互賦能催生更多科學新發明、技術新方向、產業新賽道,造就更多新質生產力的“金娃娃”。
“全會為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明確了具體路徑。”省科技廳辦公室主任徐洲爐表示,將全力推動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加快建設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科創引領高地,持續產出原創性成果;聚焦國家所需、安徽所能、產業所困,實施省科技創新攻堅計劃;壯大科技型企業隊伍,持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高標準建設頂尖孵化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加速建設AI物質創制中心,促使人工智能成為產業升級躍遷的強勁引擎。
“前不久,省政府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5家‘國字號’農業科教戰略力量組建了‘1+5’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秘書處就設在安徽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黨委副書記程玉峰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緊緊抓住戰略機遇,聚焦安徽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重大需求,勇于創新方法走新路,將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安徽綠色食品集群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 。
今年以來,淮北市成立市委科技委員會,全面加強市委對科技工作的領導。全市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252項、協議金額1.16億元,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達56億元。“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全力營造支持創新的良好氛圍,多措并舉推動更多科技創新‘金娃娃’在淮北落地生長。”淮北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晨晨表示,將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深做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和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兩篇大文章”,積極構建市場導向的轉化應用體系,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加強省域聯動、區域聯動、城鄉聯動
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強調,要以開放的意識激發和釋放國家戰略疊加優勢,加強省域聯動、區域聯動、城鄉聯動,謀劃實施一批合作項目,聯動全省各區域板塊協調并進,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要尋找合作契合點,謀劃實施更多更好的項目,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落實落地。”省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處處長陳波表示,將認真貫徹全會精神,在深化省際合作、促進區域協同發展上實現新突破;聚力推動開發區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新的增長極;持續深耕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培育,不斷夯實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和支撐。
全椒縣地處安徽省東部,位于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交匯處。近年來,該縣憑借其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資源稟賦和良好的產業基礎,在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多個領域發展上主動對接長三角,取得顯著成效。全椒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祁龍表示,將深入貫徹全會精神,圍繞“兩個都市圈”戰略定位和發展愿景,全力攻堅項目引進。建立項目服務專班制度,以“全過程+并聯審批+跟蹤服務”體系,實現企業辦事“只進一扇門”,確保項目“簽約即開工、開工即提速”。
“當前公共文化服務‘缺不缺、夠不夠’的問題總體上得到解決,接下來要聚力解決‘好不好、精不精’的問題,因此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是一項全面、系統的改革工程。”省文旅廳公共服務處處長李一兵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著眼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優化群眾文藝創作生產機制,提升公共文化數字服務能力,集聚更多要素資源,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努力提供更多優質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更好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以改革思路打造一流發展環境
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強調,要以改革的思路打造一流發展環境,持續創優營商環境,改進招商引資方法,為高質量發展集聚高端要素和項目資源。
“全會強調要提升服務質效,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為我們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明確了任務。”省藥監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旭升說,醫藥產業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全省藥品監管系統將進一步改進作風,圍繞健全支持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發展機制,對藥械創新研發項目實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導、研審聯動”,持續優化審評審批服務,全力爭取獲批國家藥監局藥品補充申請審評審批程序改革試點,深化監管改革提效能,用心用情服務優環境,充分激發我省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活力和動能。
“我們將以‘責任再壓實、服務再優化、負擔再減輕’為著力點,全力打造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環境,創建更好的營商環境。”長豐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吳軍表示,將深入貫徹全會精神,充分壓緊壓實招標人主體責任,依托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平臺,實現項目 “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評標+雙盲” 常態化,讓企業無需再長途奔波,通過線上即可完成投標、開標。同時允許企業以銀行保函、保險保單等非現金形式提交履約保證金,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免除投標環節保證金繳納,減輕企業資金壓力。
不動產登記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群眾財產權利的重要制度,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小小一本證,牽動萬家心。全會提出創新方法走新路,為我們利民便企指明了方向。”馬鞍山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邢正說。將以推進作風建設為抓手,錨定重點問題靶向施策,通過專項治理和日常化解相結合,推動登記領域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圍繞“無證明城市”建設機制,完善“市縣一體化”辦事平臺,推動登記業務“同城通辦”、市縣就近可辦,切實保障購房人不動產權益。
共建長三角美麗中國先行區
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明確,要以轉型的思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以共建長三角美麗中國先行區為牽引,一體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全省自然資源系統不久前召開‘打開腦洞 暢談自然’專題會,圍繞省委提出的47個需要思考和破解的重大問題及首創性、差異化改革2個問題,深入研討提出破題之策。”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汪謙慎表示,綠色低碳發展是化解資源環境緊約束的根本出路,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態環境需要的必然選擇。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將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結合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深化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服務鄉村振興、節約集約用地助力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等方面創新作為,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安徽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省環境信息中心主任肖中新表示,將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圍繞大氣、水、土壤、生物等多要素生態環境系統和碳市場建設等,強化科技支撐,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著力提升監控預警、模擬推演和非現場處理、處置能力,增強數據安全保障能力,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持續推進全省生態環境監管與服務安全可信、智能協同、智慧高效。
“安徽是林長制改革發源地。今年以來,作為全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我省在提升林長履職效能、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發展林業碳匯等方面持續探索創新,以總林長令發布林長巡林工作規范,率先構建省級林業碳票制度,制發首批林業碳票5張30.06萬噸。”省林業局林長制工作處處長吳榮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全會要求,敢于先行先試,以林長制改革為統領科學推進國土綠化、加強林草資源保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積極探索以林業碳匯為主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全面推行省級林業碳票制度,著力拓展“碳票+金融”“碳票+ESG”“碳票+司法”“碳票+零碳景區”等多種消納渠道,推動林長制改革從建章立制的1.0版向提質增效的2.0版躍升。
(記者 羅曉宇 陳婉婉 陶妍妍 鹿嘉慧 張理想 王弘毅 湯超 許根宏)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調研省十六運場館建設工作 09-13
-
21至7月宿州市新設各類經營主體42602戶 09-12
-
3
-
4第30屆碭山采梨節9月12日開幕 09-08
-
5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凝聚磅礴奮進力量 09-05
-
6以團結奮斗致敬歷史開創未來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