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有力有效破難題 可感可及惠民生
“假期幫忙帶娃,解了大家燃眉之急。”這個暑假,合肥市包河區的很多家長感覺比往年更輕松。這源于包河區堅持開門教育,回應民聲訴求、辦好民生實事。
針對暑期學生缺人看管、興趣班價格貴、培訓機構監管難等民生痛點,包河區積極探索,將學校場館委托給區屬國企時光集團開展公益性運營。集團與50多所公辦中小學簽約,聯合70余家優質教培機構,匯聚專業名師資源,打造體育、藝術、科技類課程逾65種,既盤活假期“沉睡”的校園場地資源,也為孩子提供安全規范的體藝課程,并大大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據介紹,目前該項服務已惠及8000余名學生。
學習教育中,包河區突出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組織黨員干部深入走訪調研,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收集訴求建議。區委、區政府提級調度重難點事項,切實改作風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把群眾滿意作為學習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辦好辦成了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
針對老齡人群和特殊群體的需求,包河區將615個小區的1000多名高齡獨居老人、重殘重疾人員納入重點服務對象,落實責任包保,組建“鄰里守望”服務隊217支,吸納志愿者2600多人,開展送餐助餐、助浴助潔、事務代辦等貼心服務。積極拓展智能水表檢測等應用場景,借助智慧設備實時守護獨居老人安全。
城市治理有精度,民生服務有溫度。包河區下足“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全面治理不規范圍擋,累計拆除342處,改造提升39處,在多個點位實施“拆圍見綠”,變“遮丑墻”為“風景線”。堅持以精致微景觀替代粗放管理,激活閑置空地“新價值”,變“臟亂差”為“綠凈美”,提升城區環境品質和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平塘王村150畝拆遷待建區化身“城市花海”,成為周邊居民休閑打卡的新去處。
一手抓作風一手抓發展,包河區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上邁出新步伐。7家單位入列全省發明專利百強,1月至6月新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及科技招商企業96家、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58家次。低空、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聚鏈成勢,匯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近100家。(記者 黃永禮)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融入長三角 宿州加速跑 08-20
-
2宿州市加大財政投入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08-14
-
3宿州市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08-13
-
4上半年宿州市交通運輸項目建設實現“雙過半” 08-12
-
5流動的史詩——新汴河⑩ |未來:生態與煙火的和鳴 08-11
-
6上半年宿州市經濟運行總體穩定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