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多維發力筑牢金融風險防控屏障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通訊員 梁云)為切實維護地方金融體系穩定,提升地方金融組織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我市聚焦地方金融監管關鍵環節,以業績考核、監管評級、規范整治、現場檢查為四大著力點,構建“全鏈條、多維度、強約束”的地方金融監管體系,推動轄區地方金融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以業績考核為導向,壓實風險防控責任。將風險控制指標納入地方金融組織年度業績考核核心體系,優化考核權重,建立“風險指標與經營指標雙掛鉤”機制。對擔保代償率、代償追償率、流動性覆蓋率等風險指標設定“紅線標準”。推行“考核結果與薪酬分配硬綁定”,將監管評價結果直接與機構高管薪酬、員工績效總額掛鉤,倒逼地方金融組織從“重規模”向“重質量”轉型。
以監管評級為抓手,精準畫像分類施策。按照監管評級工作指引,對轄內融資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進行“評級定檔、分類監管”。評級標準涵蓋公司治理、合規經營、風險管理、業務發展等多個維度,共6類28項指標,采用“定量+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劃分五個等級。針對不同評級機構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對評級較高的,減少非必要檢查頻次,并在業務創新、政策扶持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對評級較低的,下發整改通知書,加強地方金融監管力度。
以規范整治為重點,凈化行業發展環境。制訂規范整治工作計劃,全面梳理排查轄內有關經營主體,確定規范整治重點名單68家。對登記住所無法聯系的,列異一批;對違規使用“地方金融”字樣的,引導其進行變更登記;對失聯空殼機構,進行認定并掛網公示,公示期滿后引導其完成“雙變更”;對無資質開展金融活動的,按照非法金融活動要求進行處置。
以現場檢查為手段,強化監管震懾效應。優化現場檢查機制,提升檢查精準性和有效性,織密監管“防護網”。建立“清單式”檢查模式,重點核查資金運用及管理情況、業務經營情況、內控管理制度執行等關鍵環節,避免“大水漫灌”式檢查。實行“檢查-發現-整改”閉環管理,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建立臺賬,明確整改時限和責任人員,確保問題整改到位。今年以來,全市共開展現場檢查15家次,發現并整改問題20余項,下發整改通知書或工作提示10份。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市公管局為陽光交易“充電” 11-04
-
2全市項目投資工作推進會召開 10-31
-
3全市“十五五”重點投資項目謀劃交流會召開 10-30
-
4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 10-28
-
5全市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工作調度會召開 10-27
-
6宿州“無廢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