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齡行動”護航銀發經濟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記者 王云)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聚焦老年群體保健食品消費安全痛點,以“銀齡行動”為抓手,創新構建“專業賦能+情感共鳴+常態服務”工作體系,推動保健食品科普宣傳覆蓋全市所有社區,取得良好成效。
建強“科普輕騎兵”,實現服務網絡全域覆蓋。將志愿者隊伍建設作為科普落地的“先手棋”,市市場監管局牽頭,聯合社工部、民政、衛生健康等部門組建保健食品科普宣傳志愿者隊伍,廣泛吸納社區工作者、大學生、退休干部等群體,通過“專家授課+案例剖析+模擬演練”三維培訓模式——邀請食品營養專家講解成分鑒別知識,結合“虛假宣傳誘導消費”典型案例拆解陷阱,組織模擬答疑提升實戰能力,打造兼具專業度與活力的服務隊伍。目前,該隊伍已實現全市233個社區全覆蓋,常態化開展“進社區、進商超、進康養機構”活動,累計發放宣傳資料超2萬份,將消費安全知識送到群眾“家門口”。
啟用“銀發代言人”,打造情感共鳴傳播載體。創新推出“銀齡科普代言人”機制,各縣區遴選3-5名身體健康、表達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的老年人,經系統培訓后化身科普使者。代言人以“同齡人”視角,通過“嘮家常”“講故事”方式開展宣講,結合自身或鄰里遭遇的消費騙局現身說法,用“以前被‘免費講座’忽悠,現在聽老伙計講案例才知是騙局”的真實體驗,打破老年群體認知壁壘。該模式憑借“接地氣、有溫度”的優勢,讓科學選購理念深入人心,成為科普宣傳的“活名片”。
搭建“立體服務網”,構建常態保障工作格局。建立“線下固定咨詢+線上專線響應+特殊群體上門”服務體系,筑牢消費安全屏障。每月最后一個工作日,各社區設立“保健食品咨詢日”,由志愿者與市場監管人員聯合值守,通過真假實物對比、“藍帽子”標識解讀,現場傳授鑒別技巧,開通“銀齡健康咨詢”專線,24小時回應群眾疑問。針對獨居老人開展“敲門行動”,上門提供定制化服務,形成“線上即時答、線下面對面、特殊群體送上門”的立體服務模式。建立“積分獎勵+評優表彰”激勵機制,通過“中國志愿”平臺記錄服務時長,每年評選優秀志愿者并公開表彰,激發隊伍活力,推動保健食品消費投訴量同比顯著下降。
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志愿者隊伍專業化建設,推動“銀齡行動”提質擴面,逐步構建“全民參與、共治共享”的保健食品安全治理格局,讓科普服務更精準、更暖心,切實筑牢老年群體消費安全防線。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改革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10-18
-
2楊軍與馬宗立舉行工作會談 10-17
-
3前九月宿州市住房公積金累計繳存32.21億元 10-17
-
4任東調研寵物經濟發展 10-13
-
5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學習會議 10-11
-
6任東調研技改投資項目建設工作 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