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99,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eeuss鲁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新聞熱線:3900087   廣告熱線:3900838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歡迎訪問拂曉新聞網
拂曉新聞網  > 拂曉新聞網  > 綜合  > 蕭縣  > 正文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抗日烽火路)黃廟戰斗:10分鐘“閃電戰”的抗日傳奇

2025-09-05 10:16 來源:拂曉新聞網--拂曉報 作者:曾慶芳

在蕭縣楊樓鎮西南角的黃廟村,310國道路南的田地里,矗立著莊嚴肅穆的“黃廟戰斗紀念碑”。往南數百米,隴海鐵路蜿蜒而過。80多年前,這里曾響起蕭縣淪陷后抗日的第一槍——一場僅持續10分鐘的“閃電戰”,摧毀了日本鬼子的一個據點,擊斃敵人20人,繳獲了一批輕重武器,譜寫了一曲以少勝多的英雄壯歌。

1938年5月,徐州淪陷,蕭縣隨之于5月18日陷入日寇鐵蹄之下。侵略者為控制隴海鐵路交通線,在楊樓鎮黃廟村設立據點,21人的日軍小分隊在此盤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深陷水火。

危急時刻,抗日的火種在暗夜中悄然點燃。早在5月初,中共徐西北區委書記王文彬就在豐縣召集豐縣、沛縣、蕭縣、碭山縣、銅山縣等五縣聯防會議,要求各縣建立抗日武裝。徐州淪陷后,總動委會組織部副部長郭影秋輾轉來到蕭縣,與隴海路南區工委的李忠道等人會面,明確提出要建立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

7月中旬,在李忠道等人的奔走下,由百余人組成的蕭縣抗日游擊大隊在張屯宣告成立。不久后,隊伍被編入湖西人民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番號為第十七大隊,李忠道任大隊長。這支年輕的武裝,肩負起保衛家鄉、抗擊日寇的重任。

黃廟據點的日軍惡行,早已激起十七大隊的復仇怒火。為打擊敵人囂張氣焰,大隊決定智取該據點。戰前,隊員們潛入據點周邊周密偵察,摸清了日軍的兵力分布、活動規律——炎熱午后,鬼子多在樹蔭下酣睡或水坑中洗澡,防備松懈。

8月23日的戰斗部署堪稱周密:王振全、沈鳳鶴、張慶白、袁金玲4人組成突擊隊,以“送禮”為掩護率先潛入;馮家平、吳信容、陳學文等5人組成預備隊,隨時增援;其余人員分兩組,由李忠道、陳繼仁分別帶領,警戒楊樓、黃口方向的日軍援兵,戰斗結束以三聲槍響為集合信號。

午后1時,驕陽似火。王振全帶領隊員頭戴葦席帽,提著盛有雞蛋、桃子的籃子,拎著活雞,扮作送禮群眾走向據點。鬼子見狀喜出望外,紛紛圍上搶奪禮品。就在此時,王振全摸了摸葦席帽——這是進攻的信號!

剎那間,突擊隊員掏槍射擊,幾名鬼子應聲倒地。未被擊中的敵人慌忙往屋內沖去拿槍,4位勇士如猛虎下山般緊隨其后,預備隊也迅速沖入據點。屋內的鬼子尚未摘槍便被擊斃,一名躲在床下的日軍竄出反撲,隨即被隊員合力消滅。兩名在水坑洗澡的鬼子沿鐵路逃竄,一人被警戒的孟昭勤部隊擊斃于秫秸垛中,另一人僥幸逃脫。

10分鐘,戰斗結束。三聲槍響劃破長空,宣告著勝利——19名日軍被突擊隊殲滅,1人被增援部隊擊斃,共繳獲三八式步槍18支、歪把機槍1挺、日本盒子槍1把及大批彈藥、物資,而游擊隊無一傷亡。

黃廟戰斗的捷報如驚雷般傳遍全國,為淪陷區的抗日軍民增加了強大信心。1938年11月7日,延安新華社發文表揚此戰;1939年3月30日,山東《大眾日報》專門介紹其戰斗經驗,這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成為敵后游擊戰的學習范例。

如今,黃廟戰斗紀念碑靜靜矗立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每年清明節,當地的學生、群眾都會來到這里,獻上鮮花,鞠躬致敬。孩子們聆聽著老黨員講述的戰斗故事,在紀念碑前宣誓傳承先烈精神。

那10分鐘的槍聲,早已化作永恒的精神坐標。黃廟村的田埂上,紅色基因正伴著四季的風,代代相傳。記者 曾慶芳


版權所有: 拂曉新聞網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丘县| 广水市| 繁昌县| 拉萨市| 天门市| 河北省| 东平县| 自治县| 邻水| 渑池县| 隆昌县| 南平市| 噶尔县| 栖霞市| 朝阳市| 德清县| 宁河县| 裕民县| 大渡口区| 竹溪县| 福鼎市| 武陟县| 定州市| 香港| 江孜县| 甘泉县| 新绛县| 紫云| 珠海市| 根河市| 宝兴县| 甘南县| 冀州市| 老河口市| 牟定县| 筠连县| 石柱| 株洲县| 湖州市| 黎城县| 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