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組合拳”護航高校畢業生穩就業
“這次夏令營不僅教會我直播帶貨技巧,還幫我對接了農產品供應鏈資源,創業路上更有底氣了。”近日,在泗縣人社局舉辦的“源來好創業”夏令營主題活動中,返鄉創業的“95后”大學生蔣坤佑給大家分享道。
為幫助高校畢業生順利實現就業創業夢想,今年以來,泗縣開展了一系列暖心行動,通過“政策+服務”雙輪驅動,為高校畢業生鋪就了一條從校園到職場的“綠色通道”。
“政策紅包”讓就業創業更有底氣
“只要成功入職就有可能領到3000元補貼,這讓我在泗縣安家的信心更足了。”畢業于安徽理工大學的黃雷,通過縣里的“就業護航計劃”,成功入職當地一家科技企業。根據政策,像黃雷這樣到小微企業就業的畢業生,不僅能享受3000元的一次性就業補貼,企業還能獲得1000元/人的吸納就業補貼。
對于選擇創業的年輕人,政策支持同樣給力。95后女孩劉雯畢業后返鄉創辦農產品電商公司,不僅獲得5000元創業補貼,還成功申請到10萬元政府貼息貸款。“從公司注冊到開業,全程都有專人指導,連辦公場地都是政府幫忙對接的。”劉雯感激地說。
泗縣人社局就業促進科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創業,縣里構建了覆蓋就業、創業、培訓的全方位政策體系。在就業支持方面,通過發放小微企業吸納補貼,鼓勵企業用工積極性;在創業扶持方面,提供創業啟動資金和貸款優惠政策,降低畢業生創業門檻;在能力提升方面,設立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幫助畢業生增強就業競爭力。
創新服務打通就業“最后一公里”
每周三下午3時,泗縣人社局的直播間總是熱鬧非凡。“各位直播間的同學們,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新能源企業的專場招聘……”鏡頭前,主播正在介紹崗位信息。自今年1月份以來,這種“直播帶崗”新模式累計吸引50萬余人次觀看,幫助2000多名畢業生找到心儀的工作崗位。
線下服務同樣暖心。學設計的徐蕊在就業指導員幫助下,不僅優化了簡歷,還通過模擬面試提升了自信。“老師連面試著裝都給了建議,太貼心了。”徐蕊激動地說,縣里提供“一對一”就業指導,幫助她成功入職一家文創企業,現在月薪5000元左右。
在泗縣人力資源產業園,剛入職的畢業生們正在參加“職場啟航”培訓,課程涵蓋職業規劃、職場禮儀、溝通技巧等內容。“縣里給我們提供的不僅是工作崗位,更是成長平臺。”參加培訓的畢業生張陽說。如今,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留在泗縣發展,為泗縣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精準幫扶不讓一個畢業生掉隊
對于特殊困難群體,泗縣建立了“一人一檔”幫扶機制。來自低保家庭的王皓就是受益者之一,他不僅獲得了1500元求職補貼,還被優先推薦到縣重點企業見習。“現在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還能學到技術,生活終于有了著落。”王皓高興地說。
同時,泗縣人社局還創新服務模式,推出“1131”實名制就業幫扶行動,為每位困難畢業生提供至少1次政策解讀、配備1名就業指導員、推薦3個就業崗位、提供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針對就業困難畢業生群體,縣里還制訂了專項幫扶政策,通過求職補貼和社保補貼雙重保障,切實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截至目前,已有80余名困難畢業生通過這一機制實現就業。
“我們不僅要讓畢業生‘出得去’,更要讓他們‘留得下’‘發展好’。”泗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泗縣將重點圍繞鄉村振興、數字經濟等領域開發更多優質崗位,同時完善創業孵化體系,讓更多年輕人實現人生夢想。
■拂曉報通訊員 王寶林 吳天元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在埇橋區開展帶案下訪 08-13
-
2上半年宿州市交通運輸項目建設實現“雙過半” 08-12
-
3流動的史詩——新汴河⑩ |未來:生態與煙火的和鳴 08-11
-
4上半年宿州市經濟運行總體穩定 08-08
-
5
-
6全市寵物經濟產業發展工作調度會召開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