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聚力打造綠色食品產業新高地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記者 邵子育)記者日前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我市充分發揮農業資源稟賦和綠色食品產業基礎優勢,瞄準“5+4”產業發展方向,打造全要素綠色食品產業鏈條,有序推動全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資源稟賦,奠定產業發展根基。宿州市是全國著名的糧食產區、全國最大的連片水果產區。2024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居全省第二,凈作大豆、夏玉米最高畝產刷新全省高產紀錄;畜產品總產量居全省第一,畜禽出欄總量居全省第二;全市累計創建市級以上蔬菜標準園122個、水果標準園86個、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163個;綠色食品產業規模居全省前列,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30家,居全省第四;現有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8家、省級99家、市級846家,均居全省前列。
“雙招雙引”,注入產業發展活力。近三年,全市綠色食品產業“雙招雙引”平臺新增投資總額呈逐年上升趨勢,項目總數和投資總額均居全省前列。綠色食品項目快速推進,如靈璧雙孢菇工廠化基地項目、泗縣七河生物科技項目、北京啟元泰富泗縣肉牛項目等。
品牌建設,推動產品向“優”而進。宿州擁有中國酥梨之鄉、中國葡萄之鄉、中國黃桃之鄉、中國燒雞之鄉、中國山芋之鄉、中國金絲絞瓜之鄉等“國字號”名片。“兩品一標”有效認證產品377個,靈璧雙孢菇、蕭縣白山羊、泗縣金絲絞瓜等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共38個,“皖美農品”品牌有41個。碭山酥梨、靈璧黃牛肉入選首批《中國農產品品牌索引名錄》。
特色領航,開拓產業全新格局。碭山酥梨果園種植面積70萬畝,為世界上最大連片果園,百年以上老梨樹留存6萬余株,品牌價值190.64億元,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全市肉羊飼養量超400萬頭,蕭縣年出欄肉羊140余萬頭;蕭縣伏羊文化節連續舉辦20余年,榮獲“中國節事卓越品牌”獎, 蕭縣伏羊宴習俗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符離集燒雞為中國四大名雞之一、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制作技藝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品牌價值56.32億元,線上銷售覆蓋江蘇、河南、山東、上海等20余個省市;全市食用菌年產量8.5萬噸,靈璧為皖北最大食用菌集散地、全國第三大雙孢菇生產基地,現有工廠化生產企業21家,以種植雙孢菇、鹿茸菇等品種為主;泗縣山芋種植面積20多萬畝,年產淀粉13.2萬噸、粉絲10余萬噸,以泗州薯業為代表的加工企業逐步由傳統粉絲加工向酸辣粉、薯條等精深加工發展。
多元發展,構建產業豐富業態。全市優質小麥種植面積700余萬畝,面粉生產企業年加工小麥約340萬噸,安徽皖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進谷朊粉、蛋白粉等精深加工,不斷延長產業鏈條。優質大豆種植面積210余萬畝,主栽高蛋白品種,涌現出安徽博之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菜大師名和豆制品有限公司、安徽康凱豆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豆制品加工企業。引進啟元泰富、大有國科等全產業鏈項目。安徽未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微生物發酵、替代蛋白等技術,善恩康生物科技(宿州)有限公司、安徽錦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誠潤食品(安徽)有限公司等企業正逐步做大產業規模。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宿州市與奇瑞集團舉行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08-12
-
2流動的史詩——新汴河⑩ |未來:生態與煙火的和鳴 08-11
-
3上半年宿州市經濟運行總體穩定 08-08
-
4
-
5全市寵物經濟產業發展工作調度會召開 08-04
-
6上半年宿州市水利建設投資增幅全省第一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