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99,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eeuss鲁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新聞熱線:3900087   廣告熱線:3900838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歡迎訪問拂曉新聞網
拂曉新聞網  > 拂曉新聞網  > 綜合  > 正文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抗日烽火路)96歲抗戰老兵劉元甫:一張珍貴的布質“立功證”

2025-08-05 09:05 來源:拂曉新聞網--拂曉報 作者:?記者 趙靜 通訊員 桂振嶺

記者 趙靜 通訊員 桂振嶺

這是一張布質的“立功證”。

證書因歲月的洗禮,已微微泛黃。封面印有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頭像,以及“八一”軍旗和紅色五角星。證書內容為“功字第一六二號:劉元府同志在橫渡長江的解放戰爭中,一切為著前線勝利,不惜任何疲勞辛勤艱苦……立一等功一次……”

96歲抗戰老兵劉元甫,從軍十余載雖未扛槍作戰,卻信念堅定、排除萬難,為了前線的勝利,積極投入生產供應。因保障部隊軍服加工任務,被第二野戰軍被服局政治處授予一等功,頒發了一張布質立功證書,劉元甫珍藏至今。

勤學苦練掌握整套制服工藝

劉元甫原名劉元府,1929年生于泗縣大莊鎮,16歲時在侄女(地下黨)的介紹下參加了泗靈睢獨立團。首長見他年齡小,便把他安排在供給科(泗縣被服二廠)當學工。一個月后,勤學苦練的劉元甫就能夠獨立縫制軍服,半年后被任命為班長。

劉元甫回憶,那時條件艱苦,沒有廠房,他們有時分散在群眾家中,有時把廠子安在地主家的院子里。那時候每一個服裝縫制點有10個人,每天最多能做30套軍裝,有人負責裁剪,有人負責縫制。而只有劉元甫是個多面手,一個人掌握了全部制服工藝。

有一天,劉元甫去分區領物資時,倉庫人員正在介紹一臺剛繳獲的日式縫紉機,他上前就說:“這臺縫紉機,我們要了。”那個年代,很少有人見過這種機器,也沒人會使用,因劉元甫少年時在縣城親戚的裁縫鋪學過手藝,見過縫紉機,也會使用,所以在得到分區領導的同意后,他高興地將縫紉機架上了馬車帶回廠里。在隨后的幾天,劉元甫廢寢忘食、潛心摸索新機器,并很快派上了用場。

一次,服裝廠正在加工軍服,忽然聽到槍聲。這時,通訊員跑來告知情況緊急,要求他們立刻撤退。劉元甫舍不得丟下那臺縫紉機,又怕被日軍搶走,思慮之后決定把它扔進院中的井里。就在他們處理好物資登船離岸沒多久,日軍就到了。后來得知,有一個排的戰士為掩護他們轉移,全部犧牲,他不禁淚流滿面。抗日戰爭勝利后,劉元甫第一時間回到村子,將縫紉機打撈出來,調試時發現已不能使用,好幾個零件已被井水泡壞,只好先放置在倉庫里。“這可是戰士們用生命換來的,我一定想辦法把它修好。”劉元甫暗下決心。

保障軍服加工榮獲一等功

1945年6月,劉元甫被調到新四軍7分區(淮北)被服廠,當時廠里接到一批冬服加工任務,沒有了縫紉機,生產進度明顯慢下來。劉元甫不敢怠慢,每件衣服都是認真縫制,每天忙到深夜,最多一天制作了3套棉衣,比老工人做的都多。任務結束時,僅他一人就做了近百套冬裝,因工作突出,被評為“一等模范”。

1946年,國民黨向華東解放區大舉進犯,上級命令部隊轉移,服裝廠有大批機器不方便行軍,只好就地隱藏。劉元甫擔負這項任務,他吸取上次井里隱藏縫紉機的教訓,先把機器用油布包好,拉到一處偏僻的地方挖坑埋了起來,并做好偽裝和標記。等泗縣解放后,劉元甫再次回到埋藏機器的地點,挖出后直接組裝,機器可以正常使用,這可把他高興壞了。那天他徹夜未眠,調試完機器,又生產了兩套軍服。

1947年元月,服裝廠合并改名為華東軍區被服總廠第四分廠,接到制作軍隊夏裝的緊急任務。劉元甫身為車間負責人,身兼數職。當時有一批布料沒有染色,一時間又搞不到染料,令人一籌莫展。他向老染工請教,研究學習土法染色技術,經過反復試驗,終于調制成合格的染料并投入使用,為此他受到第二野戰軍后勤部政治處的嘉獎。

劉元甫總說:“人可以死,縫紉機不能丟。”1947年下半年,由于敵人進攻更加猛烈,主力部隊奉命轉移外線作戰,僅留下少量部隊保護后勤部門。劉元甫所在被服廠也拉著縫紉機跟著打游擊,一路上突破敵人幾次包圍。到了安全區域,劉元甫立即檢查機器,慶幸的是機器都完好無損。

1948年8月,部隊換防洛陽,不久廠里配發了幾臺剛繳獲的縫紉機,其中有兩臺機器配件損毀無法使用,上級派他去濟南購置配件。這時劉元甫又想到了倉庫的那臺舊縫紉機,一并向上級作了匯報。因為當時各個解放區使用的貨幣還未流通,洛陽地區使用華中幣,而濟南解放區使用北海幣,劉元甫想到以物換幣的方法。他先是從洛陽購置了一批棉花,幾經輾轉拉到濟南。因濟南剛剛解放,城內還未恢復正常秩序,一時無法賣掉。無奈之下,他找到了濟南軍管會,拿出介紹信,在軍管會的幫助下,順利賣掉棉花,最后購得了所需的零配件。返回洛陽后,他顧不得休息,在戰友的幫助下僅用一天就修好了機器,保障了軍服加工任務。事后,劉元甫被第二野戰軍被服局政治處授予一等功,頒發了一張特殊的布質立功證書。

為抗美援朝提供后勤支持

此后,劉元甫跟隨部隊南下南京,不久被提升為倉庫副主任(副排級)。一天他在倉庫巡查時發現全是舊棉花,感到不對勁,立刻報告上級。經過調查,是保管員擅自用舊棉花換走新采購的棉花。劉元甫第一時間帶人把被偷換的棉花追了回來,為廠子挽回了損失,榮立三等功一次。

1949年2月15日在王興成、劉志如同志的介紹下,劉元甫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劉元甫已升任車間主任,他所在工廠承擔軍裝生產任務。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支援朝鮮前線,劉元甫吃住在車間,除了服裝制作,還要進行機器維修。在他的帶領下,車間多次超額完成加工任務,間接支援了抗美援朝前線將士的戰斗。

不一樣的“戰場”,一樣的沖鋒。劉元甫說:“雖然我沒有上前線,但也算志愿軍了。只要國家需要,我一定重返戰場。”

版權所有: 拂曉新聞網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柱| 翁源县| 察哈| 奉贤区| 台州市| 鲁山县| 绥江县| 铅山县| 社会| 西和县| 武邑县| 北海市| 舒兰市| 法库县| 绥芬河市| 宝山区| 北海市| 南安市| 北流市| 大连市| 东山县| 临沧市| 鄯善县| 泸州市| 闻喜县| 色达县| 常熟市| 长葛市| 海原县| 长海县| 永泰县| 建瓯市| 铁岭市| 双柏县| 左云县| 武鸣县| 灵璧县| 西吉县| 芜湖市| 奈曼旗| 华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