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養雞場”開創致富新“雞”遇
日前,記者走進埇橋區桃溝鎮欣牧養殖有限公司,只見8棟標準化雞舍整齊排列。與印象中的養雞場截然不同的是,雞舍內明亮潔凈、溫度宜人,沒有雞毛紛飛、臭氣熏天、滿地糞便的場景,只能聽到自動化設備輕微的運作聲。負責人郭立穿梭其間,認真查看著每只肉雞的健康狀況。
“過去養雞全憑經驗,現在則靠數據。你看,我們雞舍內現在的溫度、濕度都可以實時監測顯示。”郭立指著雞舍內的智能控制系統向記者介紹,養雞場采用的是國內最先進的現代化籠養設備,喂食、通風、喂水、清糞……均實現自動化管控,技術人員能通過系統遠程查看車間實時狀況,對雞舍的溫度、濕度、燈光等進行智能化管理,將肉雞生長環境精準控制在最佳狀態。同時,自動清糞系統確保了雞舍的持續潔凈,通過自動化傳送設備,雞糞會被傳送帶即時傳送出去,由第三方公司每天定時收集運走,進行糞污資源化利用。
隨后,郭立在智能控制系統上設置好飼料配比,自動飼喂系統便將飼料通過管道裝進飼料投放機,再均勻分散進食槽中。“一般情況下,1棟雞舍僅需1名工人管理。現在通過手機軟件,還可以遠程監控設備運行,實現養殖的高度規模化、集約化和工廠化。這種現代化智能養殖模式,不僅節約了人工飼養成本,還減少了工人進出雞場帶入病菌的風險,可謂是一舉兩得。”郭立說。
“‘智慧養雞場’是我們公司和桃溝鎮7個村合作,利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聯建的項目,每年可為各村集體提供財政投入資金6%的收益。”郭立告訴記者,目前雞舍內的這批肉雞剛進雞舍,生長45天左右就可以出欄,成活率可達98%。整個雞場一年能出欄約130萬只白羽肉雞,年產值達3000萬元。
村企聯建“智慧養雞場”,既促進村集體經濟收入,又帶動周邊20余位農戶增收致富,“啄”開增收致富的新路徑。桃溝鎮農業農村中心主任王博表示,該鎮將大力推進特色養殖產業發展,積極開展相應的技術培訓,提高養殖戶的科學養殖水平,促進全鎮養殖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真正實現產業增產、養殖戶增收、集體增效。記者 彭序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流動的史詩——新汴河④ |奔流,汗水淚水匯長河 07-07
-
2
-
32025年全省第三批重大項目開工動員會召開 07-03
-
4流動的史詩——新汴河② |激辯,如何徹底根除水患 06-30
-
51-5月份宿州市經濟延續穩步向好發展態勢 06-30
-
6市政府召開第75次常務會議 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