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產”變成“金名片”
記者 邵子育
航拍埇橋區時村鎮油坊村。記者 馬峰 攝
從石磨面粉論斤賣的傳統作坊,到手工饅頭成網紅產品的特色產業;從村集體經濟百萬元規模,到年銷售額近400萬元的產業矩陣——埇橋區時村鎮油坊村的蛻變,印證著“頭雁跟飛促振興”專項行動的實踐成效。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核心在業。”油坊村黨總支書記夏浩杰在參加“頭雁跟飛促振興”行動后深有感觸地說。赴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王集鎮魏圩村跟班學習期間,夏浩杰積極汲取當地先進經驗,立足油坊村資源稟賦,深耕“土特產”文章,實現村集體經濟跨越式增長,蹚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強村富民之路。
躬身取經拓思路
從“經驗盲區”到“創新賽道”
“人家把一朵牡丹花做成精油、化妝品,附加值翻了幾十倍。”在魏圩村跟班學習期間,夏浩杰深刻認識到,要想打破油坊村傳統產業的發展瓶頸,就必須在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塑造上做文章,“過去,油坊村主要依賴簡單的石磨面粉和菜籽油銷售,產品形式單一,缺乏市場競爭力,難以形成村級特色招牌。”
初到魏圩村,夏浩杰迅速開啟“沉浸式”學習模式。白天,他跟著當地村干部穿梭于牡丹種植基地、加工車間,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土地流轉經驗、生產流程優化細節;晚上,他主動拜訪村里的致富帶頭人,請教品牌打造、市場開拓的實戰技巧。在一次與魏圩村相關負責人的交流中,對方提到“產品要會講故事”的理念,讓夏浩杰豁然開朗。“原來我們缺的不僅是技術,更是對產品價值的挖掘和包裝。”夏浩杰說。
在魏圩村牡丹深加工車間里,夏浩杰被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標準化的生產流程所吸引。他發現,魏圩村從牡丹花采摘到成品產出,每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質量把控和科技支撐。為深入了解背后的運作邏輯,夏浩杰連續一周“泡”在車間里,向技術人員學習設備操作原理,與管理人員探討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的方法。他意識到,油坊村要想實現產業升級,科技賦能和標準化生產缺一不可。
此外,魏圩村的品牌營銷手段也給夏浩杰帶來極大啟發。當地通過舉辦牡丹文化節,將花卉產業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IP,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打卡,帶動產品銷售。“這種模式不僅提升了產品的知名度,還形成可持續的經濟效益。我們油坊村也可以結合自身資源特點,打造屬于我們的獨特品牌。”夏浩杰告訴記者。
一個月的跟班學習,夏浩杰不僅帶回了滿滿的筆記和資料,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思維的轉變。“油坊村的產業發展不能局限于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必須跳出傳統思維定式,走特色化、品牌化、產業化的發展道路。”夏浩杰說。
借智賦能破困局
從“單一產銷”到“特色升級”
學習歸來,夏浩杰立即召集村“兩委”干部展開“頭腦風暴”。“魏圩村能把牡丹花做出大文章,咱們也得從自己的優勢里找突破點。”會上,夏浩杰堅定地說。結合村里已經具備一定基礎的石磨面粉產業,大家將目光聚焦到“饅頭”上。“饅頭雖然是日常主食,但它完全可以成為承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號。”夏浩杰說,經過多次討論和市場調研,油坊村決定以手工饅頭為突破口,打造一款既保留傳統工藝又融入現代審美的網紅產品。
方向既定,行動便緊鑼密鼓展開。“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我們積極動員村里20余名婦女簽訂就業協議,組建起純手工饅頭制作隊伍。”夏浩杰告訴記者,這支隊伍的組建,不僅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更以點帶面,帶動周邊農戶參與產業鏈,逐步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模式。
夏浩杰深知,品質是產品立足市場的根本。“為提升產品質量,我們邀請了兩位省內高校的博士,成立了‘農創客’團隊,對石磨面粉技術進行改良,采用低溫低速研磨工藝,使面粉保留了小麥97%的營養成分,蒸出的饅頭麥香濃郁、口感更佳。”夏浩杰自豪地介紹,“科技賦能傳統工藝,讓我們的饅頭既有‘老味道’又有‘新內涵’。在專家們的支持下,我們對產品的競爭力更有信心了。”
產品有了品質保障,下一步就是要讓更多人嘗到油坊村的特色饅頭。隨后,夏浩杰積極主動與商超、飯店洽談合作,簽訂供銷合同,為產品銷售打通穩定渠道。憑借高品質和獨特口感,油坊村的手工饅頭一經上市便成為“網紅產品”,產品附加值大幅提升,相較于單純的面粉銷售,收益翻了番,成功打破了產業發展的舊格局。
雙線聯動拓銷路
從“本地叫賣”到“全網出圈”
走進油坊村集體企業安徽昌隆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機器的轟鳴聲不絕于耳,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一袋袋優質小麥經過嚴格篩選后被送入生產線,從研磨到包裝,每一個環節都彰顯著精細與嚴謹。車間內干凈整潔,現代化的設備與傳統工藝完美結合,讓人眼前一亮。
隨著手工饅頭的火爆,油坊村的名號在市場上逐漸打響。夏浩杰深知,要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于是,他借鑒魏圩村牡丹花精油的銷售經驗,制定了“線上+線下”雙線發力的市場拓展策略。
線上,安徽昌隆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與直播平臺展開深度合作,將木榨菜籽油、石磨面粉、手工饅頭等特色產品搬進直播間。通過生動有趣的直播展示和專業講解,“夏小夏”這一油坊村品牌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其中,木榨菜籽油、石磨面粉更是憑借卓越的品質,以“鄉村振興優秀農產品”的身份登上CCTV新媒體直播平臺,吸引了淮北等多地單位及企業的關注,紛紛與油坊村建立長期訂單合作關系。
線下,夏浩杰在人流量較大的宿城磬云大市場附近開設了“油坊村鄉村振興直營店”,以手工饅頭為核心產品,帶動石磨面粉、木榨菜籽油等產品銷售。同時,昌隆公司還與相關門市店合作開展代賣業務,進一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通過“線上+線下”雙向發力,油坊村系列產品在2024年元旦、春節期間銷售額突破100萬元,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得到顯著提升。
為進一步提高油坊村品牌產品的區域知名度,夏浩杰在榨油坊空閑區域搭建了“非遺工坊體驗區”,邀請游客親身體驗木榨油、石磨面等傳統工藝。此外,與安徽財經大學合作,共建“大學生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基地”,設立“科技小院”學位點,為鄉村發展注入智力支持。
“下一步,我們將加快產業升級,做精‘土特產’產業鏈,以‘產品破圈-體驗引流-數字增效-共富共享’為主線,把油坊村從‘賣原料’升級為‘賣品牌’‘賣體驗’,全面提升‘土特產’品牌形象,厚植鄉村文化底蘊,讓油坊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夏浩杰表示。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全市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暨固定資產投資調度會召開 06-20
-
21-5月份宿州市經濟延續穩步向好發展態勢 06-30
-
3全市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暨固定資產投資調度會召開 06-20
-
4全市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暨固定資產投資調度會召開 06-20
-
5宿州傳統“老字號”煥發“新生機” 06-21
-
6楊軍在靈璧縣調研耕地保護、糧食安全等工作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