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問需于民” 破解民生“幸福密碼”
“俺們社區維修服務團連夜解決了家門口污水外溢問題,家里終于不用聞臭味了。”近日,家住蕭縣龍城鎮后梅社區樂盛小區的居民許翠連聲稱贊。
“我們接到許女士反映下水道污水外翻情況后,第一時間組織小區維修隊趕赴現場,通過排查堵塞區域、清理淤泥垃圾、更換破損管道等方式,全面解決其訴求問題。”樂盛小區物業公司經理周向陽介紹。
找到群眾的“需”,讀懂百姓的“求”,是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密碼”。今年以來,蕭縣堅持黨建引領,以“共建共治共享”為理念,以社區微服務為切入點,通過整合資源、發動群眾、優化服務,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持續破解民生“幸福密碼”,繪就“黨建引領、物業服務、公眾參與、多元共治”的基層社會治理新圖景。
抓黨建、強引領,筑牢組織架構
實行“鄉鎮(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黨員中心戶”四級聯動指揮調度工作法,建立常態化聯系黨員群眾工作機制,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組織網絡。推深做實社區“大黨委”建設,挖掘整合轄區內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非公企業、單位資源,聘請其擔任社區兼職委員,匯聚“基層自治合伙人”力量,推進社區、單位、行業黨建互聯互動。
聚合力、添動力,構建多元共治
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小廣場、樓棟廳、微信群等線上線下載體,搭建議事長廊、議事廣場、鄰里茶話會等多元化協商議事平臺,聚焦社區建設、鄰里和諧、群眾訴求等熱點難點話題,定期面對面、點對點開展懇談會、協商會等,著力構建“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眾人商量”的新局面。廣泛動員“五老”人員、退役軍人、新就業群體等開展“黨員亮身份”活動,培育打造“黨員先鋒隊”“鄉賢調解團”“新業態志愿服務隊”等184支特色隊伍,開展文明創建、應急救援、政策宣傳、志愿服務等活動300余場。
建平臺、優服務,激活治理效能
以社區為單位,利用“線上網格居民群+線下大排查大走訪”收集社情民意,按照輕重緩急、先易后難的原則,推行“居民點單—支部派單—物業接單—群眾評單”的“四單”服務機制,引導黨群積極參與到基層治理,切實為居民辦實事、解難題。今年以來,全縣城市社區派出需求清單800余份,為群眾辦實事750件。圍繞社區建設、養老服務、托育教育、群眾訴求等熱點難點問題,積極探索“黨建+物業+N”服務模式,創新開設“五點半學堂”“法務咨詢”“心理教育”“健康講座”等特色服務項目,精準化、多樣化、個性化回應解決民生需求,實現從“我提供什么服務,你就接受什么服務”到“你需要什么服務,我就提供什么服務”的轉變。
“蕭縣將堅持以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通過組織聯建、資源聯享、服務聯動,推行‘黨建+社區+物業’新模式,推動基層治理從‘單打獨斗’向‘多元協同’轉變,持續提升治理效能和群眾滿意度。”蕭縣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拂曉報通訊員 侯雅薇 王佳海 鄭佳佳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暗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 06-12
-
2宿州首單“銀行自評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落地 06-11
-
3楊軍接待信訪群眾 06-10
-
4市領導赴省有關金融機構對接工作 06-09
-
5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學習會議 06-06
-
62024年宿州市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