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食堂“掌勺” 學生就餐放心
安徽日報記者 何雪峰
餐盤里三菜一湯熱氣騰騰,搭配的水果新鮮誘人。近日,記者來到蕭縣綠城學校食堂,只見學生們圍坐餐桌前,吃得津津有味。走進后廚,地面光潔明亮,鍋臺干凈衛生,食材分區存放,員工用品分顏色擺放。“食堂60名員工中有56名是學生家長,他們用對自家孩子的關愛之心,守護全體學生的飲食安全。”該校總務主任張莉說。
校園食品安全歷來是全社會關注焦點。蕭縣創新推出“家長服務員”模式,讓家長沉浸式參與食堂管理,家校協同守護學生“舌尖安全”。
據介紹,該校打破傳統食堂用工模式,面向學生家長公開招聘食堂員工,經過嚴格的健康體檢和崗位面試,最終56名家長脫穎而出,占食堂員工總數的95%。這些“家長員工”不僅承擔著食堂日常工作,更以家長的身份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督,形成獨特的雙重保障機制。
“我的兩個孩子都在這所學校上學,每天經手的食材都關系著自家孩子和全校學生的健康,容不得半點馬虎。”食堂生產副經理佟玉鳳一邊仔細查驗剛到貨的豬肉一邊說,驗收食材時不僅要看色澤、聞氣味,還要用手觸摸檢查肉質,任何一項不達標都要立即退貨。每道菜出鍋,她都會和廚師長試吃,保障口味和安全。
同樣作為“家長員工”的大廚李號,把每個就餐學生都當成自家的孩子。“炒菜時,一心總想著這是要給孩子們吃的。”李號說,從蔬菜反復沖洗三遍,到精準控制炒菜火候,他一刻不敢松懈。
為進一步強化監督,在蕭縣紀委監委的推動下,學校建立陪餐制和家長開放日制度。每天至少有一名校領導和中層干部與學生共同就餐,實時了解飯菜質量;家長開放日定期舉辦,家長走進后廚等關鍵區域,全程觀摩食材采購、加工、烹飪過程,并與孩子一同用餐,親身體驗餐食質量。同時,由家長代表組成的膳食委員會深度參與食堂管理,從食材驗收到成本核算,從菜譜選擇到菜價制定,各項收支明細全部公開。
目前,更多的學校開始借鑒“家長服務員”模式,吸納家長深度參與食堂管理,共同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讓更多孩子在校園里享受到安全、營養、美味的“校園餐”。
編后:
校園食品安全治理,折射基層教育智慧。學生家長以服務者與監督者的雙重身份嚴把食品關、參與管理事,打破了傳統家校分工邊界,實現了從“被動配合”到“主動治理”的轉變,不僅解決了校園食品安全痛點,更開辟了家校共育、家校共治新路徑。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在埇橋區暗訪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 06-11
-
2市領導赴省有關金融機構對接工作 06-09
-
3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學習會議 06-06
-
42024年宿州市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06-06
-
5宿州市2025年愛心護考活動啟動 06-05
-
6端午假期宿州消費市場“粽粽”日上 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