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雙招雙引”首季開門紅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2月28日,長三角地區24家企業齊聚云龍湖畔,與蕭縣集中簽署投資協議。此次集中簽約累計引資近120億元。其中,機械制造、電子信息類工業項目22個,總投資64.2億元;招商平臺項目1個,總投資35億元;一二三產融合項目1個,總投資20億元,實現了虎年首季“雙招雙引”工作“開門紅”。
近年來,蕭縣把“雙招雙引”作為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堅持用市場的邏輯謀事、資本的力量干事、平臺的思維成事、優化的環境共事,創新機制促招商,千方百計抓項目,全力以赴穩投資,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聚合新動能。2021年,共簽約項目82個,總投資395.89億元;統計上報在建項目208個,實現到位資金177.21億元,增長17.27%;新增報省入庫項目數47個,新增項目投資規模143.45億元,10億元以上大項目數5個。今年已簽約項目30個,總投資130.95億元,“雙招雙引”項目建設列入全省十大改革案例。
該縣堅持以市場的邏輯謀事,構建專業招商模式。突出產業鏈招商,建立重點企業“鏈長制”,與徐工集團、江汽集團加強戰略合作,投資55.5億元的36家徐工機械配套企業、投資51.6億元的25家浙江汽車零部件企業抱團入蕭,引入海螺綠色建材和融創中國文旅康養未來城2個百億級項目。突出以商招商,引導企業主動走出去招項目、招人才、招院所、招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成功招引浙江汽配項目8個,總投資19.1億元。突出商協會招商,打好“親情牌”“家鄉牌”,開展專題推介10余次,僅徐州轉移落地企業就達68家。
堅持以資本的力量干事,全面整合優質資源。聚焦“基金+招商”,用政府資金撬動社會資本,借勢借力招引優質項目和高端人才落地蕭縣。目前,久有基金股權投資企業17家,投資額7.38億元。聚焦“資本+招商”,加快驅動各類要素互動耦合,舉辦企業家沙龍下午茶系列活動4期,全方位搭建政銀企合作新平臺;定期召開企業上市推進會,林平紙業主板上市備案成功,華大化學、海尚變頻、新秀新材料等企業上市工作有序推進。聚焦“信息化+招商”,探索推行“不見面”招引方式,成功引進深圳鵬大光電、廣州未來電子等項目16個。
堅持以平臺的思維成事,持續創新招商載體。搭建高科技創新“孵化場”,發揮張江蕭縣高科技園“雙招雙引”火車頭作用,吸引一批長三角地區新材料、電子信息、智能制造、大健康產業項目落戶,累計引入企業92家,2021年實現產值43.8億元,稅收4.2億元。搭建數字化運營“中控室”,與上海房德集團合作搭建數字經濟平臺,引進云服務等大數據處理、在線直播等互聯網產業鏈,已落地企業10家。與華企云谷共同打造總投資60億元的華企云谷淮海制造園,計劃引入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企業300家,實現萬人就業,目前已有30余家企業正在定制設計廠房。搭建產學研一體化“強引擎”,持續推進“大院大所”招引行動,國家建筑材料研究所先進材料研究院落戶蕭縣。先后與上海科技交流中心、中國礦大、江蘇師大、安徽財經大學等建立“產學研”戰略合作,撬動在產業鏈、創新鏈和人才鏈方面的全面交流合作。
堅持以優化的環境共事,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完善機制強化保障。建立項目引進論證決策機制,設立“蕭縣項目管理系統”,通過“線下專班跟蹤+線上可視化催辦督辦”模式,切實提升招引實效。2021年,列入省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共97個,總投資943.2億元,計劃投資69.38億元,完成投資107.55億元,完成投資比例155%。持續改進干部作風。扎實開展“講說送”活動,延伸開展“講紀、講法、講禮”專題活動,推動縣四套班子“二線上一線,一線上火線”,牽頭負責十大產業招商推進組,共跟進洽談項目225個,計劃總投資708.3億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落實和企業家打交道“四必”(電話必接、信息必回、問題必聽、難題必解),用好“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當好為企服務的“店小二”,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去年以來,累計辦結企業反饋問題800余件,組織各類要素對接894次,舉辦政策宣講座談2328場、“2+N”線上線下招聘會129場,達成就業意向2.88萬人,實現穩定就業2.1萬人。 (記者 陳成光)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