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州大道秋色。 秦王景 攝
黃河故道蜿蜒舒展,皖北平原綠意盎然。宿州,這座融古戰場豪情與田園詩意于一體的城市,正以林長制改革為筆,在廣袤大地上描繪著一幅生態與經濟共興的壯美畫卷。
從荒山披綠到產業興旺,從生態改善到民生受益,宿州以扎實的改革舉措,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林業邁入“制度筑基、綠化提質、產業賦能”的新階段,每一項機制創新、每一片提質綠地、每一次產業突破,都彰顯著這座城市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也釋放出林業改革在皖北大地的強勁動能。
制度創新:林長制改革走深走實
清明防火關鍵期,埇橋區老海寺林場的巡護工作緊張而有序。防火隊員楊守華駐守在入山主路口的檢查點,手持登記本對進山車輛和人員進行逐一檢查。檢查點上,火種收納箱、防火宣傳單等一應俱全。
“我們在主要路段設卡,全鏈條管控進山火源,從源頭上減少人為火險隱患。”楊守華說,“森林防火期間,我們推行‘防火+護林’融合巡護模式,每天按計劃對責任林區進行地毯式排查,在重點監測野外用火隱患、防范火災的同時,檢查病蟲害、清理枯枝朽木,維護林區生態健康,筑牢森林安全雙重屏障。”
防火工作的有序推進,離不開頂層設計的精準指引。年初,2025年第1號總林長令簽發,對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作出部署,明確要求各級林長要積極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堅決防范森林火災發生。4月30日,《宿州市2025年林長制改革工作要點》印發,圍繞四個方面14項重點任務,對年度林長制改革工作作出系統安排,進一步發揮林長制引領作用,推動各項重點工作落地見效。
為提升林長履職效能,我市聚焦機制創新強化保障。健全林長履職盡責體系,壓實各級林長責任,扎實推進林長制改革創新點和示范區建設;推動跨部門協作,加強行政執法能力建設,完善行刑銜接辦案機制。今年上半年,市級總林長帶頭開展義務植樹及調研,帶動各級林長巡林2.7萬人次,巡護總里程5.1萬公里,讓責任在林間地頭真正落地生根。
在深化林權制度改革方面,我市印發《宿州市2025年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任務分工推進表》,圍繞“林權改革、產業增效、生態轉化”三大領域,推動林權改革向縱深發展,進一步盤活林業資源,釋放生態發展活力。

森林防火隊員正在巡護。
規劃引領:造林綠化提質增效
今年3月,在市夾溝國有林場種植區,技術人員帶領工人栽種薄殼山核桃樹苗。“種植時要注意保持樹苗根系舒展,回填土需分層壓實,確保根土密接,栽后還要及時澆透定根水,這樣才能提高成活率。”技術人員邊示范邊叮囑。不遠處,剛栽下的百余株薄殼山核桃整齊排列,在微風中挺立。這是林場結合土壤特性和市場需求,科學規劃經濟林種植的鮮活實踐。
生態建設,規劃先行。我市以綠化升級為導向,推動造林綠化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轉變。
聚焦科學規劃,我市穩步推進造林綠化,嚴守耕地保護紅線,按照造林選址要求,充分挖掘農田林網、石山綠化、鄉村綠化等植樹造林空間。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6000余畝,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長度283公里,森林質量提升、綠美鎮村創建等重點工作有序推進,讓綠色在城鄉各處持續蔓延。
全民參與為造林綠化注入強勁動力。我市推深做實“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搭建便捷高效的盡責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參加義務植樹盡責人數已超260萬人次,栽植各類樹木1150萬株。從機關干部到在校學生,從企業職工到鄉村百姓,全民植綠護綠的熱情持續高漲,共同為宿州大地增綠添彩。
石山綠化試點則為生態修復探索出新路徑。針對石山地區特殊地貌,我市積極開展綠化美化工作,科學配置側柏、黃連木、栓皮櫟等混交林。組織全市國有林場開展櫟、檀、櫨等珍貴鄉土樹種苗木雨季造林試驗,為珍貴鄉土樹種繁育、石山綠化攻堅、森林質量提升、楊樹更新改造等工作夯實技術保障,讓昔日的荒山禿嶺逐漸披上綠裝。
“我們將持續深化規劃引領作用,在鞏固現有造林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林種結構,重點推進鄉土樹種和珍貴樹種培育,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物多樣性。同時,加強造林后期管護,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通過智慧林業平臺監測等科技手段,實時掌握林木生長狀況,及時防治病蟲害,確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此外,還將深化‘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模式,拓展認養、認建、認護等盡責形式,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造林綠化和生態保護中來,讓綠色成為宿州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多元培育:產業發展動能強勁
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是宿州激活林業資源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市充分利用林地資源優勢,探索出“林藥、林菌、林禽、林游”等多種綜合模式。截至目前,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發展至3家,碭山縣入選國家林下經濟示范縣。
全力開展林業招引,為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按照“5512”產業工程要求,我市林業部門主動走出去對接優質資源,先后赴浙江、江西等省開展考察洽談,全力推動林業招商引資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錄入全省林業“雙招雙引”涉林項目信息22個,總投資額達28.6億元,為林業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扎實開展訪企入村,精準服務基層發展。深入靈璧縣宿州長林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碭山縣祥如養殖專業合作社等,調研生產經營狀況,面對面宣傳林業政策,認真聽取企業意見建議,通過精準對接需求、解決實際困難,有效助推基層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探索林產發展新模式,在全市范圍內大力推廣林下中藥材種植,培育羊肚菌等特色食用菌種植產業。”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時,鼓勵林業企業爭創綠色工廠、馳名商標等高端品牌,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持續培育壯大木本油料加工企業,支持企業發展特色林業產品精深加工,利用林業展會、交易會、產銷對接活動等廣泛開展品牌營銷,讓林業產業成為生態富民的重要支撐。”
記者 邵子育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版權所有:拂曉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