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節前,市民李曉芳收到來自上海的快遞,拆開箱子的瞬間香甜撲鼻,一個個圓鼓鼓的月餅帶著紅字,煞是誘人。這箱月餅不是網購商品,而是由其二姐李華親手制作。遠在千里之外上海的李華雖不能回到老家安徽宿州和親人團聚,卻把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包裹進香甜的月餅里,并快遞到家。
李華年近60歲,近幾年跟隨女兒在上海生活。由于父母愛吃傳統的五仁香油月餅,往年在家時,她總會提前做好月餅送給父母品嘗。今年不能回老家過中秋,李華事先準備好做月餅的食材,把芝麻、南瓜子、核桃仁、花生米炒熟,拌上葡萄干、青紅絲、香油、白糖等制作成餡料,隨后和面,搟餅皮,包上餡料,再用模具印章蓋上寓意吉祥的字,送入烤箱烤制,冷卻后裝入透明包裝袋塑封。“雖然現在能買到各種各樣的月餅,但是老人家就好吃這個味兒。”李華說,“記憶里中秋團圓的味道就是五仁味月餅,如今不能陪伴在父母身邊,能讓他們吃上我親手做的月餅,也算是心里團圓了。”
李曉芳告訴記者,臨近中秋時,她的老父親就念叨著吃月餅,可買了幾次,老爺子都說吃著不對味。“月餅快遞收到后,第一時間拿出來給父親品嘗,他嘗后夸道餅皮酥軟,還做了裝飾,味道一點不輸買的月餅,而且這是你二姐為我們特制的,是花錢買不來的。”李曉芳向二姐轉達老父親的贊美。“好吃就行”,李華簡短的話語,透露出滿心歡喜,“以往父母恨不得把家鄉的美食和對子女的牽掛打包寄給我們,現在我們也可以把孝心和思念通過月餅傳達,或許這就是愛的傳承吧。”
記者 歐雪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版權所有:拂曉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