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變革下,我們‘不出海就出局’。”站在自動化流水線旁,宿州典躍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郭軍民說。今年,該公司主攻國際市場,海外訂單已超3000萬元,馬爾代夫機場金磨石施工項目剛竣工。
典躍的轉型是“宿州制造”闖世界的縮影。今年1月至8月,該市外貿進出口累計實現5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5%,增幅連續5個月居全省首位。
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過去,宿州外貿受困于兩道坎:不少企業因對海外市場規則不熟悉、風險抵御能力弱而不敢邁步;部分企業因產品缺乏競爭力,出了海也難盈利。
面對難題,宿州以“政策護航+產業提質+市場拓新”組合拳,打消企業“不敢出海”的顧慮,補齊“不善出海”的短板,打通開放發展的堵點。
針對企業“出海”怕政策不熟悉、遇難題沒人幫的痛點,宿州今年成立穩外貿工作專班,建立“周監測、月調度、季盤點”機制,全面摸排全市潛力企業現狀,實時跟蹤外貿運行動態,把政策紅利精準送到企業手上。目前,專班已為超過400家次外貿企業解決參展補貼、融資對接等訴求20余個。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34家,實現進出口總額2024萬美元。
產業是外貿的根基,產品沒有競爭力,“出海”就是空談。宿州把產業升級作為外貿提質的核心,雙管齊下打基礎。一方面推動傳統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宿徐現代產業園的朔源節水公司在政府支持下,建成1000平方米研發中心,把產品從卷盤式噴灌機升級為節水率超40%的智能指針式灌溉設備,出口效益翻倍。另一方面,對新興產業“重點培育”,瞄準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領域精準發力。宿馬園區的巨魔電器今年7月正式投產,憑借吸塵器、洗地機等產品,當月便實現出口近百萬美元。今年1月至7月,全市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出口6.0億元,同比增長62.9%;紡織服裝、木制品等傳統產業出口分別增長41.6%、15.5%,實現了“量質齊升”。
“‘宿州制造’要想走得遠,既要產品‘硬’,也要渠道‘寬’。”宿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該市組織80多家次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40余場次,足跡遍布10多個國家和地區,意向成交額超5500萬美元。此外,今年全市已有逾80家企業開展國際產品認證、境外商標注冊和境外專利申請,有力提升出口商品質量、品牌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數字經濟為外貿插上了“新翅膀”。今年,宿州市政府部門牽線搭橋,推動阿爾法跨境電商產業園與碭山縣水果加工企業、宿馬園區智能家電企業、蕭縣寵物用品企業等開展多輪對接,促進各方資源互通、優勢互補。1月至7月,全市跨境電商摸排交易額實現9270萬元。“我們在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都建立了獨立的運營倉,接下來計劃逐步拓展歐美市場。”阿爾法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相關負責人說。
同時,該市還引導企業多元開拓市場,減少對單一貿易市場的依賴。今年1月至7月,全市對歐盟進出口增長22.9%;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79.1%;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增長69.7%。
“盡管宿州外貿增速持續領跑全省,但‘高速增長’的背后仍暗藏多重制約,既有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短板,也有全球市場波動帶來的即時性挑戰。”宿州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說,下一步將持續深化外貿挖潛,在主體培育、市場開拓、業態創新、環境優化上再加力,推動外貿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飛躍”。
記者 何雪峰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版權所有:拂曉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