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小票上這串數字,它是藥品追溯碼,也可以理解為藥品的‘數字身份證’。現在你用手機打開‘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掃描藥盒上的條形碼,核對藥盒上的追溯碼與小票上的碼是否一致……”近日,在埇橋區長壽大藥房,店長李銳正向市民演示藥品追溯碼的查驗方法。掃碼后,藥品生產廠家、批次、流通路徑等關鍵信息一目了然,輕松驗證藥品是否合法合規、來源清晰。
“我患有慢性病,需長期服藥,以前就怕買到‘回流藥’‘假藥’或來源不明的藥品,擔心自身健康與醫保權益受到侵害。”市民劉紅霞告訴記者,現在掃一下追溯碼就知道藥品從源頭到終端的質量是否可控、來源是否可溯,真的太方便了。
“藥品追溯碼是為藥品賦予的唯一標識,它給每盒藥品都加裝了一道數字化‘安全鎖’,憑借這一標識可實現藥品從生產、流通到使用的全流程追蹤。一盒藥品的追溯碼,只應有一次被掃碼銷售的記錄,若重復出現多次,就存在假藥、回流藥或藥品被串換銷售的可能。”市醫保中心信息科工作人員高雯倩介紹,每一盒合規藥品的最小銷售包裝上,都必須有國家統一標準的藥品追溯碼。而購藥小票上打印的數字,正是與市民所購藥品包裝上完全對應的專屬碼。掃碼查驗不僅提升了患者的購藥安全感,還有效加強了藥品流通的監管和透明度。
記者實地走訪埇橋區多家藥店發現,藥店內銷售的醫保目錄、藥品外包裝均清晰標注追溯碼。在藥品銷售過程中,店員依規使用專用掃碼設備掃描藥品追溯碼錄入系統,才能完成醫保支付。“我市全面實施零售藥店‘無碼不付’機制,藥店銷售時掃描藥品追溯碼,后臺對藥品追溯碼進行循環對比,對事中重復掃碼的行為開展實時預警,事后篩選重復掃描的追溯碼作為疑點數據推送至藥店,從源頭杜絕無碼、假碼藥品進入醫保結算系統,群眾購藥時能查、能驗、能追溯。”高雯倩表示,目前,全市有700余家定點零售藥店已正式接入一藥一碼系統,基本實現應接入盡接入,應掃盡掃。
高雯倩提醒,廣大市民日常在購買藥品時,應第一時間核對藥盒包裝上的追溯碼與購藥小票打印碼是否完全一致。若發現藥盒碼與小票碼不一致,或掃碼驗證后確認為問題藥品,請保留好藥品、小票等證據,立即向市醫保局反映并依法依規主張索賠,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養成“到手即驗”的習慣,才能讓非法藥品無處藏身,讓用藥更安全、購藥更放心。
記者 彭序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版權所有:拂曉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