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2025年的暑假已近尾聲,“神獸”歸籠的日子就要到了。每到這段時期,一些孩子就會出現情緒低落、身體不適等問題,很多家長也會擔心孩子開學后能否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如何才能快速調整身心為新學期積蓄能量?帶著這個問題,記者采訪了宿州市拾光心理輔導工作室創辦人孫恩常,請他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給大家提出一些合理建議。
“從我的咨詢經驗來看,在臨近開學的這個階段,有一些孩子會出現各種不舒服甚至拒學的狀況,想要緩解孩子情緒,關鍵在于家長的陪伴和引導。”孫恩常說,建議家長多陪孩子閱讀、運動、出去散步、陪孩子聊聊天等,還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幫助他樹立自信。具體來說,可以從調整作息、制訂計劃、管理情緒幾個方面著手,引導孩子接納變化、主動適應。
首先,父母要幫助孩子調整好作息。從假期里的晚睡晚起逐漸過渡到和學校的作息時間一致。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扮演好引導者、示范者的角色,做到態度溫和且堅定。至少提前一周,按上學時間準備一日三餐,讓孩子按照上學時的作息時間起居,調整生物鐘,以適應開學后的“時差”變化。與此同時,與孩子商量后,安排一個合理的娛樂時間表,逐漸減少孩子看電視、上網、出去玩的時間。
其次,父母要幫助孩子做計劃、定目標,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計劃、目標一定要具體,讓孩子明白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以及應該怎樣才能把事情做好。而且,目標不能設得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的話容易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太低又沒有挑戰性,最好是努力一下就能達到的狀態。如果暑假之初做了假期計劃表,還可以對照計劃查看哪些事項已經完成,哪些還未完成。總結回顧上學期的知識,鞏固基礎,補好短板,瀏覽新學期的教材,適當預習,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陪孩子購買和準備學習用具,增加開學儀式感,讓孩子在“新”的期待中增添學習興趣。在此期間,家長們還要注意對孩子的假期作業進行管理引導,保證孩子開學后不掉隊。可以主動與孩子談談心,一起復盤假期生活,分享這個假期的收獲或遺憾。
最后,孫恩常還給孩子和家長們提前準備了應對開學焦慮的“心理急救包”。他建議家長先對自己的心態進行調整。因為家長的情緒很有可能會通過“情緒感染”傳遞給孩子。如果家長出現了焦慮緊張的情況,可以通過瑜伽、閱讀等方式緩解自身壓力,保持家庭氛圍和諧穩定。在與孩子交流時,家長們要盡量減少“催促式語言”,改為啟發式提問:“你覺得今天先完成哪科作業更合適?”還要警惕“補償心理”,避免因假期陪伴不足,而通過購買電子產品、允許孩子打游戲等方式補償,打亂孩子的原有生活節奏。
對于出現情緒波動的孩子,孫恩常給出建議:要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并科學化解壓力。面對開學,出現焦慮、抗拒甚至軀體化反應(如頭痛、失眠)等狀況,是可以理解的。要知道,情緒一旦被看見,就會緩解很多,可以嘗試用情緒命名法來描述自身感受如“緊張得像考試前”,讓自己理性看待情緒,還可以運用放松訓練的方法來快速緩解焦慮情緒,如嘗試用“478呼吸法”(吸氣4秒、屏息7秒、呼氣8秒);重構認知,打破消極思維。心理學中的“ABC理論”指出,情緒(C)并非直接由事件(A)引起,而是源于認知(B)。如果認為作業太多肯定寫不完,就會讓我們的焦慮情緒加劇。可以用積極重構的方式來提升行動力,如:每天完成3頁,一周就能搞定;學會給自己建立一個“心理資源庫”。可以主動尋求社交上的支持,與同學組建學習小組,定期交流心得;也可以拓展求助渠道,保存學校心理老師電話、心理援助熱線,與同學相互鼓勵主動求助,多與家人溝通,必要時還可以找心理專家進行心理輔導。
“我想對孩子們說:暑假的快樂已存進成長銀行。希望你們能夠把假期的休整轉化為新學期的能量,在2025年的秋陽里快樂起航!”孫恩常說。
■ 記者 王云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版權所有:拂曉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