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99,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eeuss鲁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歡迎訪問拂曉新聞網

農業廢棄物長出“小金條”

來源:安徽日報 2024-12-11 09:38

安徽日報記者 何雪峰 通訊員 鄧朋

日前,記者走進靈璧縣黃灣鎮開源養牛專業合作社的牛舍,只見黃牛正在吃著由秸稈制成的飼料,飼養員王允田邊喂料邊清掃牛棚、收集牛糞。

“這960多頭牛是咱合作社的寶貝,牛糞同樣也是一筆財富。”合作社負責人李強說,收集的牛糞發酵后養殖蚯蚓,僅銷售蚯蚓一項每年就能增收100多萬元,所以蚯蚓有“小金條”之稱。

李強告訴記者,牛的飼養成本并不高,飼料主要是由秸稈發酵制成的“壓縮餅干”和“面包草”,但牛糞如何處理令他頭痛。在農業部門的引導下,李強嘗試用牛糞養殖蚯蚓,形成了“秸稈養牛—牛糞養蚯蚓—渣料形成有機肥”種養一體化生態循環模式,不僅解決了“老大難”問題,每年還能增收百萬元。

在加工車間,一排排發酵的牛糞呈長方形堆積在一起,足有50多畝,下面就生長著蚯蚓。村民付春俠負責養護這些蚯蚓,每天可領取70元的工資。

“我們養殖的蚯蚓生長快、品質好,吸引了全省各地的客商。”李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蚯蚓每年產量約1500公斤,每公斤可賣20元左右,每畝每年收益約3萬元,而培育蚯蚓后的渣料還是一種有機肥,可種植瓜果蔬菜。

黃灣鎮黨委委員郭續松介紹,該鎮依托肉牛養殖,打造了占地380余畝的循環產業基地,集秸稈收儲、飼料加工、養牛、蚯蚓養殖、蔬果和糧油種植于一體,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推進高效生態農業。

近年來,養牛大縣靈璧縣立足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探索出“秸稈+肉牛+蚯蚓+蔬果、糧食”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新模式和“畜禽養殖+加工—畜禽糞便+廢菌棒—菌菇—有機肥—農作物”植物、動物、菌物“三物循環”農業發展模式,不僅讓秸稈和畜禽糞便等農業廢棄物變廢為寶,還延伸了農業產業鏈條,實現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協調優化。

2024年12月10日《安徽日報》7版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版權所有:拂曉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阴县| 阳信县| 金昌市| 乌苏市| 嘉峪关市| 武夷山市| 绥德县| 连山| 梨树县| 嘉禾县| 四子王旗| 白玉县| 定陶县| 祁阳县| 东明县| 水富县| 蕲春县| 长顺县| 泗阳县| 公安县| 米泉市| 汝州市| 普陀区| 宜州市| 勐海县| 丰宁| 长宁区| 闽清县| 克东县| 通许县| 天峨县| 汾西县| 河曲县| 莱阳市| 上杭县| 邢台市| 深水埗区| 贡觉县| 凉山| 红安县| 鄂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