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出游 讓文明與歡樂相伴
國慶、中秋假期即將來臨,文化和旅游部日前發布國慶、中秋假期出游提示,提醒廣大游客做好行前準備、加強安全防護、謹慎參與高風險項目、文明理性出游。
秋高氣爽好時節,楓紅菊黃正宜人。今年國慶恰逢賞秋佳期,又疊加中秋團圓屬性,形成長達8天的“超級黃金周”,廣大市民的出游意愿強烈。然而,集中出行帶來的景區擁堵、服務超載等問題也要警惕。游客須提前規劃行程,并樹牢公共意識、規則意識、文明意識,以有序出行保障旅途品質。
近年來,直升機觀光、峽谷漂流等新興業態正成為文旅消費新寵,但其安全風險不容忽視。更有甚者,個別戶外愛好者擅自到未開發或不允許游客進入的地方探險,不僅讓自己陷入險境,還帶來了占用公共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等問題。文化和旅游部特別強調遵守法律法規,尊重公序良俗;遠離未開發區域,拒絕野游打卡;服從專業指引,規范操作流程。這些提示絕非老生常談,而是用一個個慘痛教訓換來的金玉良言。
旅游的本質是美的體驗與創造。在敦煌莫高窟的幽暗洞窟中,當游客們自覺關閉閃光燈,輕聲交流時,不僅保護了千年壁畫的色彩,更讓后來者得以領略這份穿越時空的藝術之美;黃山之巔,那些主動將生活垃圾裝入隨身背包的登山者,用行動詮釋了保護環境的理念;而在云南的少數民族聚居村寨,游客們換上當地傳統服飾參與節日慶典,這份對文化的尊重往往能收獲最真誠的笑容。這些細微之舉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文明旅游的江河。相反,景區刻字、隨意插隊、大聲喧嘩等不文明行為,就像白璧上的瑕疵,不僅破壞了他人的旅行體驗,更有可能對文物和自然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文明旅游就像一面鏡子,既映照出游客的素質修養,也反映著社會的文明程度。營造文明旅游風尚,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除了需要游客踐行無痕旅游外,還需要景區完善引導設施、媒體曝光不雅行為、相關部門創新宣教方式等。
在這個承載團圓與歡樂的假期,讓我們以安全為基,以文明為伴,在旅途中自覺遠離潛在風險,爭當文明旅游的踐行者、推動者、引導者,留下一段值得珍藏的美好記憶。
■ 王云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市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召開 09-26
-
3楊軍主持召開書記專題會議 09-24
-
4市委黨校2025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舉行 09-24
-
5宿州首店規模創歷史新高 09-23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