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居”換“新顏” 配套服務需跟上
裝修自家老房子還能領到財政補貼?近日,市房管中心和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聯合制定《宿州市2025年城鎮老舊住房裝修領域補貼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符合條件的市民最高可申請補貼2萬元。
許多老房子由于年代久遠,大都存在設施老化、功能不全等問題,極大影響了群眾的居住體驗和生活質量。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理念的升級,升級改造老房子成為不少人優化居住環境的重要選擇。可是,房屋裝修對于許多家庭來說,算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如何精打細算節省花費,更是裝修“必修課”。我市相關職能部門適時推出《細則》,借助財政補貼方式,既幫助群眾減少裝修費用,也以此為杠桿激勵家居消費,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提升。職能部門聚焦群眾心聲訴求,實打實地送真金白銀,彰顯躬身為民的情懷和造福人民的政績觀,值得肯定。
民生政策,貴在可感可及。要讓好政策落實到位、直抵人心,需要各部門協同發力、共同推動。首先,要優化服務,讓領取更便捷。近年來,政務服務搭上互聯網快車,極大提升了辦事群眾的體驗感和滿意度。《細則》明確,可以登錄皖事通等網上平臺進行申報,此舉有效避免辦事群眾來回跑。在申領過程充分發揮“掌上辦”“指尖辦”功效,讓數據資料多在網上走、群眾少跑腿,就能激發更多家庭的裝修熱情。
其次,要強化審核,讓公平看得見。補貼政策涉及資金多,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更應嚴格審核把關,確保補貼真正補在刀刃上。《細則》規定,申請材料與實地核查不符合補貼條件的,審核不通過,不予補貼。申請材料與實地核查情況不一致的,應當及時告知申請人補正;如不補正,不予補貼。落實硬要求需要硬作風。職能部門應秉持公心、守住公道,開展全流程審核,及時公示核查結果,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確保資金撥付在陽光下運行。
再者,要廣泛宣傳,讓好政策家喻戶曉。怎樣界定老舊住房?裝修時長是多少?申領補貼需要哪些手續……這些都需要有關部門深入基層一線,耐心細致地向群眾解讀政策。尤其要積極回應群眾具體關切,用生動事例、翔實數據為群眾解疑釋惑,真正把政策紅利落實到有需求的家庭上,推動老房子煥新,為群眾幸福生活加碼。
■ 商農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接待信訪群眾 09-16
-
2楊軍調研省十六運場館建設工作 09-13
-
31至7月宿州市新設各類經營主體42602戶 09-12
-
4
-
5第30屆碭山采梨節9月12日開幕 09-08
-
6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凝聚磅礴奮進力量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