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清醒與堅定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組織大力糾治違規吃喝、違規收送禮品禮金、侵害群眾利益、不擔當不作為等突出問題,取得階段性成效,形成有力震懾。實踐充分證明,唯有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抓好作風建設,方能在潛移默化中重塑政治生態,一步步實現弊絕風清、海晏河清。
作風建設的根基在思想,學習教育的關鍵在實效。今年以來,我市通過各種務實舉措,跳出“念文件、劃重點”等傳統模式,扎扎實實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從“知道”向“做到”深化。全市上下持續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鍥而不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靈活運用“條文解讀+案例警示+互動交流”等宣講模式,通過警示教育片呈現“身邊案”,讓黨員干部從“看別人”中“照自己”;緊盯節假日、干部提拔晉升等關鍵節點,常態化開展廉政談話,通過“一對一”廉潔提醒談話,引導黨員干部把紀律規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
作風建設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程,必須保持“永遠在路上”的清醒,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深化,方能守住來之不易的清風正氣。尤其在當前,作風問題具有極強的變異性和傳染性。一些老問題穿上“數字外衣”,電子紅包、電子禮卡等隱形變異問題層出不窮;一些歪風邪氣轉入地下,“不吃公款吃老板”等行為更加隱蔽。這決定了糾治“四風”必須常抓不懈、警鐘長鳴,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
“風成于上,俗化于下”。作風建設的成效,從來與“關鍵少數”的示范效應緊密相連。各級領導干部作為作風建設的“領頭雁”,其言行舉止是無聲的號令,其表率作用能形成“一級帶一級、一級抓一級”的乘數效應。當領導干部在基層宣講中帶頭剖析自身、在廉潔提醒中主動接受監督、在問題查處中堅持刀刃向內,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便不再是抽象的要求,而成為可感可知的行動指南。
而更深層的治理,在于用制度固化學習成效。作風問題反復出現,警示我們還需要把制度的籠子扎得更密一些。在持續用典型案例強化警示的同時,更要把學習教育中形成的共識、探索的經驗,轉化為實實在在具體制度,讓權力運行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唯有制度之網越織越密,才能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真正成為不可逾越的紅線,為作風建設提供長久保障。
當前,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陸續進入總結評估階段,但必須警醒,作風建設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勁退千尋。唯有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清醒與堅定,保持常抓的韌勁、長抓的耐心,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滌蕩思想之塵,以刮骨療毒的決心祛除作風之弊,方能把學習教育之成效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力保障。
■ 權靜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走訪慰問抗戰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離休干部 08-26
-
2市委舉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 08-14
-
3宿州市加大財政投入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08-14
-
4宿州市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08-13
-
5上半年宿州市交通運輸項目建設實現“雙過半” 08-12
-
6流動的史詩——新汴河⑩ |未來:生態與煙火的和鳴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