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是最好的“儲水”
久旱逢甘霖,連續幾天的降雨大大緩解了我市的旱情。老話說得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眼下雨水是來了,但咱們也不能忘記節約用水。畢竟,我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579立方米,不足全省的1/2、全國的1/4,屬于嚴重缺水地區。
水,是城市運轉的“生命線”。從日常生活的飲用、洗漱,到工業生產的冷卻、加工,再到城市綠化的灌溉,水都不可或缺。近段時間的旱情讓我們看到,水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倘若不重視節水,一旦水資源短缺加劇,城市的正常運轉將面臨嚴峻挑戰。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能為節水貢獻力量。比如,養成隨手關閉水龍頭的習慣,避免長流水;合理利用洗菜水、淘米水,實現一水多用,用來澆花、沖廁等。在城市建設方面,推廣使用節水器具也是關鍵。公共場所的感應式水龍頭,能根據使用情況自動控制水流,減少浪費;居民家中安裝節水馬桶,能降低單次沖水量。據測算,一個普通家庭更換節水器具后,每月可節水數噸。
城市節水還需政府和企業共同發力。政府應加強水資源管理,通過制定嚴格的用水定額和獎懲制度,引導企業和居民節約用水。同時,加大對節水技術研發和推廣的投入,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節水工藝。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積極開展技術改造,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率。例如,工業企業可建設中水回用系統,將生產過程中的廢水處理后再用于冷卻、洗滌等環節,減少新鮮水的取用。
城市規劃也應融入節水理念。在城市建設中,加強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建設,讓雨水成為可利用的水資源。建設海綿城市,通過透水鋪裝、雨水花園等設施,增加雨水的下滲和儲存,減少地表徑流,實現雨水的自然積存、滲透和凈化,補充地下水。
節水關乎城市的未來,每個人、每個單位都應積極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應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城市節水工作,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水資源危機,保障可持續發展,讓城鄉在水資源的滋養下,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 曾慶芳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宿州市與奇瑞集團舉行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08-12
-
2流動的史詩——新汴河⑩ |未來:生態與煙火的和鳴 08-11
-
3上半年宿州市經濟運行總體穩定 08-08
-
4
-
5全市寵物經濟產業發展工作調度會召開 08-04
-
6上半年宿州市水利建設投資增幅全省第一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