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它經濟”進軍“新藍海”
陳煮起
日前,宿州市寵物商會在宿州經開區正式成立。在同時舉行的宿州市寵物經濟發展懇談會上,宿州經開區將寵物經濟寫入產業發展戰略,昭示著一場關于產業轉型的生動實踐開始演繹。在2025年中國寵物經濟規模突破3000億元的背景下,這場聚集行業協會、院校專家、企業家的懇談會,折射出寵物經濟從情感消費向系統化產業躍遷的時代軌跡。
在懇談會上,宿州經開區提出的“一核兩翼”布局頗具深意:以食品制造為核,用品智造和服務創新為翼,恰似為寵物經濟3.0時代量身定制的產業模型。利用農產品資源優勢轉型寵物食品基地,引導醫藥企業進軍寵物醫療領域,這種“老樹新枝”的轉型智慧,比單純招商引資更具可持續性。數據顯示,國內78%的寵物食品原料源于農業大省供給,宿州此舉既破解了農產品深加工難題,又切入了2000億級寵物食品市場新賽道。
宿州學院與職業技術學院開設寵物專業的規劃,直指行業發展的核心痛點。《2025寵物行業人才報告》指出,專業人才缺口達120萬,現有從業人員中僅23%接受過系統培訓。當邢臺寵物協會分享產業集聚經驗時,宿州正在構建更超前的“教育-研發-產業”生態鏈。這種把課堂建在產業鏈上的嘗試,或將破解寵物醫療、馴養等領域“高需求低質量”的困局。
年輕消費者為寵物定制生日蛋糕、購買智能項圈的行為,本質上是對情感代償需求的極致化表達。宿州萌寵劇電商200萬粉絲的網紅效應證明,當代寵物經濟已形成“實物消費+內容消費+服務消費”的三維結構。宿州經開區計劃建設的電商孵化中心,正是捕捉到“云吸寵”催生的200億直播電商新藍海。
在河北邢臺與安徽宿州的產業對話中,隱含著寵物經濟的地域競賽。一個需要警惕的事實是,當前寵物醫療價格年均上漲15%的現狀,正將“養寵自由”變成新的社會焦慮。宿州若能依托生物醫藥基礎,在寵物醫保、平價診療等領域突破,或將成為區別于其他產業集聚區的差異化優勢。
從這場懇談會可以窺見,中國寵物經濟正經歷從“野蠻生長”到“精耕細作”的質變。當各地還在爭奪食品用品制造份額時,宿州經開區嘗試用全產業鏈思維破局,這種既做“超級工廠”又建“創新實驗室”的雙軌戰略,或許能為內卷化的寵物經濟開辟新航道。畢竟,真正的產業升級不在于能生產多少寵物零食,而在于構建貫穿寵物生老病死的全周期服務體系,這才是檢驗“寵物友好型社會”的標尺。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蕭縣書畫文化街區開街 07-21
-
2全市重點項目謀劃推進會召開 07-19
-
31-6月宿州市發放惠民惠農財政補貼21.13億元 07-18
-
4別出“新材” 集鏈成群 07-15
-
5上半年宿州市科技創新創業向上向好 07-11
-
61—6月宿州市累計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4.7億元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