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化避暑山莊”再多些
近日,國家文物局辦公室發布《關于做好2025年暑期博物館開放服務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博物館要實事求是開展參觀預約工作,能夠確保安全并具備錯峰、分流條件的場館,原則上可以取消預約限制;對確需預約的場館,應發布預約規則、參觀須知等,并精簡預約內容,簡化預約流程,同時保留人工窗口、電話預約等服務渠道。
暑期是公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到博物館參觀學習的高峰期與集中期。取消或簡化預約機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熱門博物館“一票難求”、預約難等問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國家文物局辦公室適時發布通知,要求各級文物行政部門科學評估場館承載能力,結合實際情況實施預約參觀機制,禁止搞“一刀切”,是值得點贊的惠民舉措。
炎炎夏日,去哪里消暑呢?有不少人選擇走進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原因在于,在這些地方不僅可以享受空調的清涼,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受濃濃的文化氛圍。而一些公共文化場館推出取消預約制度、延長服務時間、增設防暑設備、舉辦親子活動等舉措,確實能夠為老百姓帶來實惠。
在免費已經成為標配的當下,公共文化服務如何更好地從“普惠”走向“優享”?對于公共場館的管理者來說,就是要比拼誰的服務更“寵粉”。正因如此,有的圖書館推出“暑期閱讀卡”、增設自習座位、開展繪本創作活動等,成為青少年學生的知識加油站;有的博物館實行“周一不閉館”、推出“夜間特展”、開設“考古小工地”等,讓市民及游客更加方便地與文物近距離接觸;還有的美術館開設手工制作坊、舉辦親子藝術周,為家長和孩子們提供藝術創作的空間。可以說,當前很多公共場館已經不再是高冷的“文化殿堂”,而成了市民爭相打卡的“文化避暑山莊”。
不過,公共場館在實行延時開放、推出主題特展或舉辦親子活動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遇到人手緊張、財力有限等現實問題。這就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實施創新項目,而不是簡單復制別家經驗。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未來會有更多亮眼的公共文化服務舉措涌現,民眾得以樂享更優質的精神文化大餐。
■ 王云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競逐“新賽道” 揚帆“新藍海” 07-08
-
21-5月宿州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超三成 07-05
-
3
-
42025年全省第三批重大項目開工動員會召開 07-03
-
5流動的史詩——新汴河② |激辯,如何徹底根除水患 06-30
-
61-5月份宿州市經濟延續穩步向好發展態勢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