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節水之功”需付“點滴之力”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屆“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中國水周”。愛水節水、保護水資源自然也成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門話題。連日來,我市相關部門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為契機,建強平臺、做優內容,廣泛開展宣教活動,在全社會匯聚珍惜“生命之源”的共識,倡導綠色低碳生活風尚,引導群眾節約用水,爭做水資源的“守護者”,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眾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珍惜水、節約水、用好水,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升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2021年,國家有關部委聯合發布了《“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從提升節水意識、補齊設施短板等方面進行部署,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民生之福,不可缺水。隨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用水需求持續增加。面對當前水資源現狀,有些人卻無動于衷,沒有把節水意識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在用水方面依然大手大腳,造成嚴重浪費。從這個方面說,缺乏節水意識甚至比水資源短缺更為現實而緊迫。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認知是行動的動力。我們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節水型社會建設,推動愛水節水意識入腦入心,加快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
建設節水型社會,需要向法規制度要約束,同樣需要價值理念、生活方式的“綠色化”。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重要時間節點,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深入宣傳涉水法規政策,普及用水節水基本常識,在全社會營造愛護、珍惜水資源的濃厚氛圍,推動“愛護水、珍惜水、節約水”成為文明風尚、自覺行動。
節約用水是個體文明素質的體現,更是不折不扣的社會責任。節約莫怠慢,積少成千萬。有人做過計算,如果水龍頭沒有擰緊,如果一秒鐘漏一滴,一年便浪費360噸水。如果大家都對“長流水”視若無睹,對“滴不盡”司空見慣,那么汩汩清水遲早會有斷流的那一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把節水好習慣落實到點滴行動中。比如,隨手關水、擰緊水龍頭、收集凈水機產生的廢水沖廁所、洗衣服等,杜絕“跑冒滴漏”,做到一水多用。做好“節水之功”需要相關企業來助力。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算好“長遠賬”,積極引進節水新設備,用好節水新技術,通過科技賦能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更好地推動企業可持續性發展。
愛水節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杜絕“水到用時方恨少”,全民必須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付出“點滴”之力,積極踐行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共同守護好“生命之源”,讓源源不斷的清水潤澤萬物、惠及萬家。
■ 商農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