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企紓困 積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權 靜
“深入縣區調研走訪”“帶隊接聽‘宿事速辦’12345熱線”“舉辦企業家沙龍下午茶活動”……連日來,一系列緊鑼密鼓的活動“記錄”下市領導的行動軌跡,無論是線下沙龍還是線上接訪,無不與企業相關、無不與民生相連。這不僅與省委“一改兩為五做到”的精神高度契合,更體現了宿州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百姓民生的初心和決心。
居家過日子,柴米油鹽醬醋茶,平凡又瑣碎。開門辦企業,注冊登記、用電用水、銀行融資、產品銷售等等,所涉及的事項更多,遠比居家過日子復雜。尤其在當前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的大背景下,企業發展面臨客戶減少、租金成本增加、用工難用工荒等多重困境,很多中小企業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大。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高度關注企業的困難,越需要政府搭把手、添把柴,拿出更加有力的措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惠企紓困,幫助企業“回血”“自愈”,積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企業是地方經濟主體,企業穩則經濟穩。保住企業“飯碗”,就是保住大眾“飯碗”。很多時候,我們說營商環境不只看硬件,更要看軟件。“辦事效率高不高?政策落地實不實?企業融資還有哪些困難?技術革新、人才引進、用工用地……政府可以提供什么幫助?”政府部門心里端著什么,決策層想到什么,干事才能延展到什么地方。
疫情當前,惠企紓困任務艱難而繁重,既需要政府部門在服務效能上做“加法”,結合各自業務特點,拿出可行、高效、易操作的解決方案,真正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面對企業不說“不能辦”、只說“怎么辦”,設身處地為企業想辦法、解難題,真正把企業當自家人、把企業事當自家事;又需要在政策減負上做“減法”,瞄準中小企業時下面臨的困難,通過施行減免租金、減稅降費、融資支持、用電保障等一系列“減負大禮包”,不斷增強政策的針對性、穩定性和持續性,讓廣大市場主體感受到最直接、見效最迅速的幫扶政策,增加迎難而上的信心和底氣。
沒有一個寒冬不可跨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影響是短暫的,優化營商環境是長久的。哪個地方能為企業多鋪路,哪個地方就能吸引更多的市場資源要素,哪個地方就能在區域競爭中先人一步、更勝一籌。只要我們不斷提升親商重企的“高度”、延展政策惠企的“深度”、加快政務便企的“速度”,一步一個腳印,聚沙成塔、共克時艱,就一定能夠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春天!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王啟榮赴靈璧縣、泗縣實地調研 03-31
-
3關于進一步加強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03-30
-
4第八期宿州市企業家沙龍下午茶活動舉行 03-28
-
5宿州市根治欠薪專項行動追發工資1.4億余元 03-28
-
6關于清明節期間暫停部分祭掃業務的通告 03-27